】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夏奥到冬奥,中国人信心飙升
http://www.CRNTT.com   2022-01-01 10:25:57


12月5日,中国选手董冰在比赛中。当日,“相约北京”系列测试赛2021-2022国际雪联跳台滑雪洲际杯女子个人标准台第二站比赛在张家口赛区国家跳台滑雪中心举行。中国选手董冰获得亚军。
  中评社香港1月1日电/烟花点亮夜空,群众热烈欢呼:“北京加油,中国加油,奥运加油。”集体自豪感显而易见。那是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14年后中国二度举办奥运会。这一次,国际环境和围绕赛事的氛围已大不相同。2008年与2022年奥运会,都是在世界风云变幻、中国与西方关系变化的背景下举行的。

  英国《卫报》12月29日载文《中国的信心如何在两次奥运会期间飙升》,文章说,2008年奥运会对中国是具有象征意义的时刻。主题曲《北京欢迎你》,道出一个向世界展示重振雄风的中国。

  那时恰逢金融危机开始,美国对华政策以“接触”为主,中国被认为已开始“和平崛起”。蒙特利尔大学的中国历史学家戴维•奥恩比说,2008年是个转折点,“北京奥运会的精彩举办与本可避免的金融危机造成的(西方)混乱,形成鲜明对照。这令许多中国人相信自己的国家是重要角色。”“从那时起,一般认为中国抵御危机的表现要好于西方。”他提到欧洲难民危机、英国脱欧、特朗普当选、美国首都骚乱和疫情在西方造成的种种问题。

  2008年奥运会后不久,雷曼兄弟公司倒闭。那次金融危机的后果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清楚地表明不太以西方为中心的世界秩序的现实。金融危机增强了中国人对本国经济管理制度的自信。即使在全球危机下,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也一直保持增长。强劲增长使中国在2009年超过德国成为最大出口国,次年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当时在华盛顿,中国被不情愿地视为美国经济的救星。2009年奥巴马就职后不久,时任国务卿希拉里访华,劝说中国购买更多美国主权债务。一些人认为,那次金融危机及其在随后10年的影响,加快了中国的全球观念和战略的转变。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