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战疫进入“艰难时刻” 理解尤显珍贵
http://www.CRNTT.com   2022-01-16 11:39:52


 
  “武汉抗疫经验”在随后应对河北、山东、辽宁、黑龙江以及当下的陕西、天津、河南等地再次出现疫情时,一次又一次取得成效。当然,无论从经济层面上讲,还是从社会层面来看,“清零”抗疫政策的成本都是相当巨大的。但在关乎百姓性命攸关问题上,中国政府认为这是政府的责任和担当,是值得的,幷且获得社会和绝大多数百姓的支持与肯定。

  外界担忧的是,随着抗疫经济成本的增加,“清零”政策带来的红利会逐渐缩减,对中国经济的增长预期也带来很大挑战,中国还有没有这样的承压能力?

  对此,中国最高决策层在去年12月举行的经济会议上已作出回答,将“努力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之间寻求平衡”。换言之,中国正在寻找合适的方法幷学会如何“与疫情共处”,这从另一个侧面展示出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韧性。

  毋庸讳言,“动态清零”也给民众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执行起来必然不是尽善尽美。尤其,一些地方政府在落实防疫措施时,方式过于僵化、手段过于粗暴,引发舆论不满。比如此次西安疫情中,孕妇无法及时就医导致流产,也有心脏病患者因未能得到及时救治而失去生命,还有“馒头事件”、健康宝系统崩溃等等,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很值得基层在科学、理性、人性化地落实防疫政策上进行反思。但是,还有一个伴随中国抗疫的“特色”就是:一旦出错,即会追责,一旦确认责任,相关责任人就会立即受到相应的惩诫。这个言行必果的正义性,正是很多国家抗疫中所缺乏的。

  春节、北京冬奥会与疫情重叠,或许中国抗疫走到最艰难时刻,这正像诗人雪莱所说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人们盼望着这个春天早早到来。

  2022年,中国的春天既藏在外界对其抗疫政策的“理解”和“信心”里,更包含在各级政府在抗疫中的“科学”“理性”“定力”、“不打乱仗”与执行力中。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