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电动车品牌呈现百花齐放的新业态。在政策引导、市场培育等方面趋于同频的中欧,正以你追我赶的正向步调,尝试趟出兼具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的新生态。
近观中欧模式,新能源汽车市场能有今日之表现,得益于双方都以慷慨的政策和补贴“扶上马”,特别是在与新冠疫情迎头相撞之际,中欧先后腾挪出政策和资金空间为新能源汽车输血,2020年欧洲更是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市场。
除了政补支持,中欧造车新势力也开足马力,相继投放出多款与特斯拉分庭角力的本土新能源车型。此外,中欧两大板块持续增长的底气还来自于各自正在茁壮成长的新能源汽车消费群体。
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差异自然而然地将中欧“安排”在了新能源汽车格局上不同的位置,于是,错位深耕让彼此多了些互相成就。中国车企重军布局欧洲,除了追求销量,更在于提升整个业务体系和专业性;而欧洲车企之于中国,既是认可其在新能源赛道取得的成绩,亦有在技术创新领域的合作需求。
当然,新兴领域注定在竞争中成长,而良性竞争的应有之义在于,技术创新不应成为合作共赢的壁垒,这也是为何《共识》呼吁,各方要加强电池、芯片等产业链关键环节的科技创新与全球合作,不断优化供应链的资源配置,加强循环利用体系建设,努力构建合作共赢的全球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新生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