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欧盟与中国绿色能源合作的样板工程
http://www.CRNTT.com   2024-01-23 09:18:19


 

  “这是我第一次跟中国工程师合作建设这样一个大型工程。虽然项目工期紧、技术难点多、建设标准高,但我们最终解决了遇到的各种难题。”此次合作让普尔皮奇对中国企业赞不绝口,他说,共建“一带一路”已在克罗地亚开花结果,很多中企参与的项目都在积极推进中,“中国企业参与的项目都有头有尾、善始善终,从来不会半途而废。”

  “塞尼市以风力资源丰富着称。在克中两国政府推动下,北方国际投资承建,并最终高质量建成了这座迄今为止克罗地亚境内最大的风电项目。中企参与塞尼市绿色能源建设,把优质资源开发利用起来,整个塞尼市都为之骄傲与自豪。”塞尼市市长尤里察·托姆利亚诺维奇对记者表示,中国企业在克罗地亚承建的佩列沙茨大桥等多个优质基建项目,充分证明了其专业水平,希望未来两国加深合作,中企参与更多克罗地亚的基建和环保项目。

  “塞尼风电项目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韦莱比特山森林覆盖率很高、生态环境优美。作为山地风电项目,塞尼风电项目在立项、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始终将环境保护作为重中之重。

  普尔皮奇介绍,立项期间,工程团队就详细评估了项目对当地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充分考虑当地鸟类、蝙蝠以及一些大型动物的栖居情况,施工流程严格按照欧盟法律和相关标准开展,减少项目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普尔皮奇说,作为绿色能源项目,风电项目对环境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他望着绿树丛中的白色风机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场景是如此独特,在我眼里,塞尼风电项目是一幅美丽的风景画。”

  为了践行绿色发展的理念,北方国际还组织科研力量进行技术创新:特别设计了一台大型叶片举升装置,能够运输数十米长的叶片,而不对森林造成伤害;在吊装风机设计中,将保护野生动物考虑在内;根据欧盟环保标准对风电项目做了很多适应化改造,如加装消音器等,以减少风机对附近居民的噪声污染。

  回忆起项目建设过程,李守志很是感慨:“在这样一个森林茂密地区建设风电项目,风机叶片的运输、举升都受到不同程度限制,施工难度很大。为了克服这些困难,我们前期做了大量调研和准备工作。”他介绍,建一台风机需要使用约300立方米的混凝土,且必须在一定时间内浇筑完成,需要3个混凝土站同时送进场。为此,工程队在山间铺设了60公里左右的硬化路面,并对施工流程进行了周密计划和协调安排。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