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开发银行副董事长行长郑之杰(中评社 秦正阳摄) |
中评社博鳌3月27日电(记者 秦正阳 李娜)3月27日上午,在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一带一路:为全球化‘修路’”分论坛上,国家开发银行副董事长行长郑之杰指出了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融资问题的三大难,并相应提出“三策”,指出要构建开放包容的平台;规划先行,对对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要做出调查研究和可行性的规划;因地制宜,有创新思维。
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互联互通是共建一带一路重要的着力点,也是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全球基础设施的预测,2030年全球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将达到94万亿美金,但是1/5无法得到有效的资金支持,这是为什么呢?郑之杰提出了一下三点原因:
一是部分国家的基础设施投入的不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发展不平衡,部分国家的经济实力相对较弱,财政出资能力和融资能力有限,基建领域的发展相对的滞后。
二是市场化运作的难度大,基础设施项目具有投资规模大,短期投资回报低和投资期限长的特点,吸引资本介入的难度比较大。
三是项目建设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多,基础设施建设中,普遍涉及的征地拆迁,生态环保,社区关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付出比较多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带来诸多的不确定性的风险。作为中国开发性的金融机构,我们自2013年以来,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我们累计为600多个一带一路的项目提供了融资,超过了1900亿美元。截至到2018年底,开发银行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投资余额是1090亿美元,自2017年的5月,习近平主席在首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宣布,开发银行将提供2500亿元等值人民币提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截至二月底,这笔专项贷款已经累计完成承诺4807亿等值人民币,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1391亿人民币,应该说这为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了长期可持续,风险可控的巨大的金融支持。
结合开行的实践看,郑之杰提出,要更好的推进一带一路基础设施的融资,在以下的方面还需要做出一些努力:
一方面需要构建更加开放包容的一带一路的基础设施建设的共建平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建设融资需求巨大,搭建更加开放包容的融资平台,发挥政府的财政资金,国际资本,国有和私人资本等各类资本的优势,形成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