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陈宏:繁简字体可和合共生
http://www.CRNTT.com   2018-09-30 13:38:14


  中评社香港9月30日电(作者 陈宏)前段时间,位于台北市信义区一条通往机车(摩托车)停车场专用道,标示“机车入口”四字,其中“机”居然使用了简体字,简体字事件立刻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台湾网友热烈讨论,也挑动了绿营媒体敏感神经。而事实上,汉字争议自近代以来便绵延不绝,如今由于政治因素台湾、香港繁简之争更是屡见不鲜。

  汉字演变乃大势所趋

  古人造字,仰观于天,俯察于地,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仓颉造字至今,汉字数量已近十万,哪怕你是博学鸿儒,即便全是简体汉字,若想全部熟知也几无可能,故而汉字由繁趋简有其客观性必然性。

  汉字经历了由简(象形文字)到繁、由繁到简(人文符号)的演化过程。自诞生之日起,汉字发展从未停止脚步,汉字形态也非一成不变。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其形有书法美,讲造形布局;其音通音乐美,有韵律节奏;其义富哲理美,蕴思想内涵。由繁化简,变的就是汉字的形。最古老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书写难度大,过渡至金文、篆书、隶书后即大为省事,瘦身至楷书、行书、草书更显方便。从殷周之古体到宋元之简体,一直向着简化方向发展,最终形成繁简并存汉字体系,汉字简化本身就是华夏文明重要组成部分。

  繁体字笔划繁多、结构复杂,学习困难、书写费力,所以古人也常繁体简写。长期以来,古代民间开药方、写唱本用的“俗体字”,与官方写史书、习书法用的“正体字”并行存在。“俗体字”即古代民间流行的简体字,始于春秋,甚至更早,兴于宋元。春秋时期《诗经》之中“于”写作“于”,出土敦煌汉简之中“书”写作“书”。东、岂、为、时、见、当、与、长、乐、来、万、发、杨、学等字亦非现代简体字,而是出自于“书圣”王羲之手笔。这些民间流行的“俗体字”尽管曾遭扼制,但汉字由繁趋简潮流难以阻挡。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