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湖湖面上飘着一团团黄绿色的“青苔”(图片来源:人民网) |
中评社北京3月23日电/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最近几天,杭州的气温逐渐回暖,西湖又迎来了一批批踏春的游客,但在小南湖、浴鹄湾、乌龟潭等西湖西部水域游玩的游客却发现,湖面上漂浮着一团团黄绿色的“青苔”一般的杂物。游客讶然:“西湖作为杭州的‘形象代言人’,怎么水面变得不乾净了,是水质不好?还是有不文明的游客扔的垃圾?”
记者来到西湖水域管理处进行了询问,负责清卫保洁的师傅们知道了记者的来意后,笑着回答说:“这当然不是游客们扔的杂物,而是一种水生生物——颤藻,并且不同于因水体富营养化而产生的蓝藻,这些颤藻原本生长在湖底,因为西湖水质清澈,阳光直接照射至水底,颤藻因而进行了光合作用,产生大量的氧气聚集在颤藻形成的絮状物之下,托举着絮状物离开湖底的泥地从而浮上水面,成了一团团黄绿色的‘青苔’。”
自从天气回暖后,颤藻的生长便进入了“黄金期”,每天清洁湖面上的颤藻成了保洁师傅们幸福的烦恼:“絮状的藻团一碰就散,打捞难度很大,常常要花上不少功夫才能清理完湖面上的颤藻。但浮起这些颤藻,就像是西湖在向我们报告‘水质良好’。”
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之前,西湖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高,湖水流动性差,水体透明度低,那时候,在湖面上根本看不到对水质有“洁癖”的颤藻。近年来,通过持续深入治理,西湖水生态环境得到显着改善,主湖区年均透明度保持在80厘米以上,湖泊生态系统趋向稳定,浮起的颤藻因而出现。
西湖水域管理处副主任陈琳介绍到,西湖的好生态源于“西湖水质改善和水环境生态恢复项目”和“西湖水质提升与生态系统稳态调控项目”的相继实施,这些项目研发了西湖水质改善及生态修复关键技术体系和集成方案。并且,西湖水域的生态修复严格遵循“最小干预”原则,对施工工艺进行了巧妙的优化和创新:不干塘、不降低水位,不设围栏,采用抛植等种植方法有效提高了沉水植物的定植率和成活率。
在这一系列修复项目中,治理人员陆陆续续种下了很多沉水植物,包括轮叶黑藻、狐尾藻、金鱼藻等,对湖区水生植物进行整体优化,这些水植物在湖底形成复合群落,起到固定淤泥,净化水源,改善环境作用。目前沉水植被总面积已达31.7万平方米,堪称“水下草原”。西湖水体营养水平进一步降低,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多样性进一步提升。
同时,为了提升西湖水质,治理人员实行了钱塘江大规模引水高效降氮示范工程,处理规模为5万方/日的高效降氮系统除氮效率保持在40%以上,并将北里湖水体更新周期从原先的2个月缩短至22.5天。外湖流场优化示范区引水量稳定在每天7万吨,湖滨带水体更新加快,透明度提升。
“西湖的好生态成了颤藻成长的温床。但影响了西湖的美观,颤藻也是今后治理的目标之一。”陈琳告诉记者,现在西湖颤藻的清理主要依靠“机械+人工”:较大面积的颤藻通过漂浮物收集船清理,而零星分散的颤藻团则由保洁师傅手持超细网兜“捡漏”。今后的颤藻治理将从“根”入手,“在生态修复工程中治理人员曾向西湖水底投入了大量的水生植物,但由于成长周期及数量仍不够多等因素,水生植物相对颤藻还未能占到‘优势’。今后治理人员仍将持续投入水生植物,让其像地毯一样铺开,挤占颤藻的生存空间。”陈琳说,“同时,这些水生植物将形成水中‘森林’般美丽的景观,让西湖以更美的姿态迎接游客的光临。”
小知识:颤藻的形成原因
颤藻,顾名思义,这种藻会“颤动”,通过显微镜,可以看到它细薄的丝状构造,在水中,藻体内分泌的胶状物质会推动丝质,作有韵律的颤动,因此人们就叫它为颤藻。颤藻是一种自养型生物,没有叶绿体,但会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它的细胞里含有光合色素。
当水质足够清澈,阳光直照湖底,栖息在湖底的颤藻就“拼命”地进行光合作用,大量繁殖,并相互缠绕,而本身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会形成无数的气泡,聚集在颤藻形成的絮状物之下。当气泡聚集到一定数量,其产生的浮力足以托起絮状物的时候,颤藻便和底泥“脱离关系”,慢慢浮上水面。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