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环球时报:印企的机会在合作而非火中取栗
http://www.CRNTT.com   2020-04-28 12:21:03


  中评社北京4月28日电/龙兴春:印企“绝佳机会”在合作而非火中取栗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龙兴春(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成都世通研究院高级研究员)

  印度交通部长尼丁·贾德卡里近日在一场企业家网络会议上表示,鉴于目前存在强烈的仇视印度“北方邻国”(中国)的情绪,敦促印度企业利用这个机会生产那些印度严重依赖中国的产品。他还称,由于“对中国充满仇恨,没有人愿意与中国打交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想要中国的任何商品”。美日都有将企业向中国以外国家转移的动作,这对印度是个绝好的机会,要求印企业界努力吸引那些想移出中国的企业赴印投资。

  首先,需明确的是,当前世界上幷不存在所谓“强烈的仇华情绪”,个别人的观点不代表其国家和社会主流。印度国内也没有所谓“强烈的仇华情绪”,一些追随西方向中国“追责”的声音,比如山寨版“国际法学家协会”和“全印律师协会”,基本上是哗众取宠,幷非严肃、负责任的力量。

  最近两个月来,世界对中国抗疫物资的需求与日俱增,除了中国政府和民间组织捐助外,大部分国家是通过商业途径从中国企业采购的。部分国家甚至抱怨中国供应不足,上海浦东机场成了世界上最繁忙的货运机场。中国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因为疫情和春节假期,第一季度进出口总额为6.57万亿元,下降了6.4%,但3月当月进出口即出现止跌,外贸进出口总值为2.45万亿元,同比下降0.8%。所谓“世界上很多国家都不想要中国的任何商品”的说法严重偏离了事实。就印度本身的情况来看,虽然这些年有少数反华势力不断叫嚣抵制中国商品,可中国对印度的出口却连年快速增长。

  其次,疫情中即使是平时属于低端医疗器械的口罩都成为战略物资,一些国家敦促制造业回流的声音再次上升也属正常。但企业在哪里投资和生产是一个市场行为。我们可以看到,高喊着把企业从中国迁出的大多是外国政客和“键盘侠”,而真正懂经济、会管理,需要承担企业盈亏责任的企业家则基本不加理睬。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的“工厂”与第二大消费市场的集成优势如今更加集中。

  即使部分外国企业考虑移出中国,也需要审视当前印度把握机会吸引投资的条件。过去20年来,国际社会看好印度经济发展前景,甚至预测印度经济将超过中国的声音热过很多轮,但实际上印度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有限,制造业投资额印度更是远远少于中国。即使是莫迪上台后力推“印度制造”也收效甚微。其原因在于印度存在长期难以解决的投资环境缺陷,不利于制造业发展。
<nextpage>
  投资制造业除了设备、技术和资金,还需要土地和相应的劳动力。而外国工厂要在印度获得土地是一个困难又漫长的过程,等到获得土地再建工厂,可能商机已经失去了。征地改革被历届印度政府视为重中之重,但直到目前为止都没有取得突破。这使基础设施成为印度吸引外国制造业投资的主要瓶颈。由日本贷款幷承建的孟买到艾哈迈德巴德段高速铁路于2016年开工,计划2020年完工通车,结果现在连征地都没有完成,通车更是遥遥无期。

  虽然印度一直强调其人口红利,但年轻劳动力幷不一定就是合格工人。印度文盲率高达30%,很多年轻人缺乏必要的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据一些在印外资企业管理人员的经验,4个印度工人才能顶1个中国工人的效率。

  前几年,苹果和富士康等都制定了庞大的对印投资计划,最终却不得不放弃。究其原因,还是平时被一些舆论认为只是组装加工的中低端产业实际需要齐全的横向门类和上下游配套企业,以缩短交货时间,降低生产成本。短期来看,印度还不具备发展出全套产业链的条件。

  当然,印度也有自己的优势,如大市场、自然资源丰富、政治稳定、地缘政治环境优越等等。要让这些潜在的优势发挥出来,印度还要做更多努力。相信只要投资环境改善,不单是其他国家企业,中国企业也一样乐意投资印度,在这方面中印不是对手,而是朋友。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