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施明德倒扁行动对民进党及台湾政局的影响
http://www.CRNTT.com   2007-01-10 11:03:11


施明德对民进党「爱深责切」,想籍外部群众压力切割掉民进党的毒瘤和脓疮。
泛绿阵营内部对倒扁挺扁的态度
  中评社讯╱题:施明德倒扁行动对民进党及台湾政局的影响 作者:苏嘉宏(台湾),辅英科技大学教授

  倒扁行动对民进党政治人物的冲击

  施明德的倒扁行动总部一开始就不希望国民党或任何政治团体介入,避免被简单解读为「蓝绿对抗」,维持倒扁行动的「政党中立」形象,这一波倒扁人气起自百万人捐款,有人声称百分之八十的捐款人来自「泛蓝」,但这个说法尚无任何具体依据,此说不一定可靠;但是,根据一般社会基层接触的经验可知,捐款人应该大多是「城市居民」、「北中部多于南部」、实际担负家庭生计的「四、五年级生」,特别是这个年龄层的人成长于台湾经济快速成长的年代,却要在台湾经济衰退的「扁政时期」成为家庭、社会骨干,反差巨大,痛苦加倍。若如是,捐款的行动会对北部的、城市的民进党公开挺扁参选人不利。例如:谢系的王世坚竟然成为挺扁急先锋,虽然与「扁长内斗」有着无法对照的吊诡,王世坚明年的参选尽管可能获得提名,但实际大选时应该相当不利。相对于此,林浊水、郭正亮等反扁的新潮流系立委,言行与前述的民意脉动节奏相符,显然明年选情会比较顺利。而离开大台北地区以后,公开挺扁的台南的、乡下的、支持者高龄化的叶宜津则比较不会受到这波倒扁民气所波及。对于后扁时代的民进党的党内派系、政客的分合兴衰,允宜脱离台北观点,依选区为单位形成个案长期关注。

  施明德对民进党“爱深责切”

  施明德的倒扁行动是施明德想藉外部群众压力「帮民进党切割掉陈水扁」这块毒瘤、脓疮,切割民进党保皇派、走狗派,整合党内派系与外在「友绿」力量,是一项对民进党「爱深责切」的政治行动。国民党现在在这波政潮中显得边缘化,虽然未必不好,如果泛蓝将之误会成为施明德是向蓝军靠拢,或是试图让他冷却下来,反而将会是第一个替陈水扁、民进党挡子弹的,那就大错特错了!尽管如此,国民党仍一直试图与之保持适当联系管道,并让媒体一直报导这种努力被维持着的若即若离的关系。事实上,参加倒扁行动的群众迄今都是自发的,国民党也没本事维持如此庞大的、长期的动员,更何况施明德又不是一个可以被国民党操纵的人!施明德输过高雄市市长、台北市立委,票数虽说不佳,但不能因此认为施是个「过气政客」,他仍自有他的媒体焦点效应存在。目前的情况是只有一些诸如施明德这种「道德者」出来,其他的「道德者」或「类似道德者」如李登辉没有正面站出来,林义雄也没见到人,至今也没有「权力者(特别是美国)」、「派系者」出面;这种情况让阿扁下台的可能性仍低,但情况发展却会一直拖着他,陈水扁的跛鸭现象会成为「一人绑架一党」的民进党致命伤!

  台湾政党内部或将裂解重组

  可以预见的是,北高两市的选举输赢结果出来,这些蛰伏的「权力者」应该到那个时候才会出手。败了,民进党党内派系、政客才会反省(联手反击党中央);可是如果「换人组阁」,死掉「苏修」,岂不是「黑狗偷吃,白狗担罪」?赢了,陈水扁自然继续嚣张!整体趋势,民进党会从今年九月开始,大约一年半的期间,即将经历的「北高两市市长、市议员选举」、「新制立委选举」、「总统选举」三次的政治考验;施明德所代表的原美丽岛系在百万人气的支持下,将会刺激民进党党内派系逐步彰显外露「与陈水扁切割」的态度,蓝绿政党及其内部派系将可能会发生某种程度的裂解、重组。另外,施明德在高雄市中山路、苓雅路口租屋设置高雄倒扁总部,其他县市若亦比照,试问此举意义何在?施明德是否有组党的打算?令人好奇!

  今年八月十三日,李登辉在台联党庆之时虽未对陈水扁说出重话,但他反而提出「主体政权」的论述,不再提合法性建立在仇视中国的「外来政权」。陈水扁的政权有「意识形态」、「执政能力」、「道德」三大危机,「本土政权」到了阿扁手中成了「贪腐政权」。李登辉说过外省人不可能当总统,眼看○八年就要被打破,「本土政权」行将破产,这应该会令李登辉感到痛苦!台湾著名学者杨开煌教授观察指出:「单一选区两票制」对台联这种小党不利,迫使李登辉必须转变论述,破除悲情意识,才能保住政治票盘。台联尚且如此,民进党也不能独捧已被涂抹贪腐印记的阿扁神主牌过以后的日子!

  选举研究中著名的杜佛杰定律指出:「单一选区相对多数制有利于两党制(如英、美)」、「比例代表制有利于多党制(如北欧)」、「两轮投票制(第二轮一定要过半)容易产生多党联盟政治」。台湾选举研究专家黄德北教授分析说:将来台湾实施日式「单一选区」选制对第一大党会有「奖励作用」,产生「超额当选(席次占有率高于得票比例)」的情况。过去还没有今日滔天弊案的民进党就是看中这点才会急着通过第七次修宪,哪知道今天会如此不堪?另外,国民党则是看中绿军在传统票区宜兰要用四十万票才能换得一席,蓝军则同样以四十万票却能换来金门、马祖、澎湖和原住民共九席。两者各有盘算,才会有第七次宪法增修这种「手拉手,心连心,共创连体婴」的奇怪成果。

  尽管如此,台湾仍会确立两党政治,长期来看中小型政党会消失。○八年如果国民党获胜,将会出现行政、立法均为稳定多数的政府,但也会在短时间之内加速政治二元对立。过去多数选区时代,候选人只要旗帜鲜明地「挺宋」、「反李」、「举台独旗」、「打郝柏村娃娃」等就可以集中吸纳一个较大选举区内某一个特定族群的选票,现在切割成小选举区,过去分散选举区各地都有的选票已经无法再行集中,这将迫使政党和候选人降低自己的意识形态色彩,务实经营选区。一方面,国会将充斥地方型、服务型、世袭型的立委;另一方面政党党内的派系将会更加兴盛,甚而凌驾在弱势的党中央之上。不只是后扁时代的民进党如此,国民党也不能例外。

  民进党内对陈水扁的态度分歧

  民进党党主席游锡堃、秘书长林佳龙执行扁意志来操控党机器,挟制党籍公职人员进行盲动式的政治动员,民进党党内、党外的派系、政团、政客目前还被裹胁之中,大多数现在都选择消极不表态来避过倒扁风头,只要时机适当这些派系、政团、政客也会在权力与资源的争夺中明确表态。今年六、七月间苏贞昌拔掉阿扁嫡系、原来在美国当基金推销员的龚照胜,「扁苏内斗」已经悄悄开锣,媒体报导龚照胜原想执行阿扁意志摆弄妥当财政部、金管会所辖的证券、期货交易的几个重要「非官非民、亦官亦民」的基金会重要职务后才下台,但这是攸关○八年选举的金脉、资源,苏贞昌没有铺陈好这些位置让自己人就位,根本就提前出局,所以苏贞昌以吕东英为中心的人事安排连番出击,牢牢地掌握了金脉,重重地挫折阿扁的金权帝国根基。除了在中央部会、国营事业和金融体系抢位争利之外,其他诸如历史遗留下来的「扁长之争」、组织结构的「中央党务与地方党务(中央集权与诸侯把持党务)」与「党内政治领导与行政党工的协调」之争、派系运作的「不分区立委提名全国人头党员投票、换票联盟的派系利益交换组合」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在年底北高市长、市议员选后到明年夏天立委提名作业之际,围绕在「处理陈水扁问题」的这项议题上全面台面化。
  
  (见图:泛绿阵营内部对倒扁挺扁的态度)

  陈水扁下台可能性不高

  过去迄今的七次修宪,其中只有第一次是正当性很高地解决了当时台湾的政局困难,以后几次的工具性则越来越高,修宪成了居高位者扩权、夺权、固权的手法,并且渐进地成为落实分裂主义的工具。现在,民进党又一如既往地试图用新宪公投摆脱弊案,仍是工具性远高于理想性的操弄。说来讽刺,现在的情况居然是大陆在保卫中华民国,民进党一直都在说宪法有多烂,陈水扁近来却都说要遵守宪法,靠着他口中所说的破烂宪法来保住总统位子。大陆一些开明派的观点认为,中华民国宪法是制宪当时宪政主义的表现,中共也曾参与草拟,环境在变、思想也要变,对立性之外要有更多共同性交集,这个「现状」也是两岸关系和平的基础。虽然,台湾确实有很多人对于宪政改造抱持权谋思考,七次修宪也都震撼了两岸关系,但宪改还是不能被过度简化为「台独」。

  一般评估陈水扁下台的可能性几乎不存在,对吕秀莲上台也没有好感;陈水扁在位继续贪腐、民进党倾全党之力予以继续包庇,这样子才符合国民党利益,因为其实国民党也没干过什么好事!国民党改革了吗?有什么事是得民心的?围绕在马英九旁边的也一率都是外省人,与王金平的心结一直未能主动化解,始终留个话题让对手、媒体来挑拨;马英九支持度一年下滑十到十五个百分点,民进党高层一再公开说:没有打不死的武林高手!布袋戏里头的定律是先出来的先死!马英九如果继续以支持度一年十到十五个百分点下滑,过了今年、到了后年他还剩下什么?

  北高市长选举国民党未必稳赢

  尽管倒扁风潮弥漫全台,一般评估北高两市市长选举也大都认为民进党会输,也大都认为宋楚瑜会参选,怀疑陈菊、谢长廷的选情能安度高捷泰劳弊案的冲击?明显由陈菊阵营发布的消息说,陈其迈担任陈菊的总干事,说是「整合成功」,但其实应是陈菊如果案发后预先「临时备案」的人选(其实陈菊迄今未被起诉)。绿军选票很难集中转移到台联党籍的候选人罗志明那里去,但台北则不知道有没有这种「临时备案」的人选?对陈水扁、民进党是否能够完全如他们所愿掌控司法检调单位的办案进度,选民虽有些期待,但更多的应该说是迟疑!

  最近两次市长换届选举,输赢都不大,如果有人以为国民党这一次可以躺着选,那就大错特错矣!谢长廷二○○二年的时候支持度高达七成,夹着行政优势、裹胁社会资源,尚且只赢临时被赶鸭子上架的黄俊英二万四千八百三十六票;吴敦义一九九八年的时候,声望甚高,却被临时跑来高雄参选的谢长廷以仅仅领先四千五百六十五票,负气败北。观察历次投票结果,一九九八年国民党对民进党是百分之四十八点一三比四十八点七一,二OO二年国民党对民进党是百分之四十七比百分之五十,双方票盘固定,输赢差距不会超过百分之三,这表示选民对蓝军、绿军的政党认同在这个地方的单一选举中基本上很难改变。这就是说,不管候选人是谁?多强或多弱?只要能获得政党提名,取得正宗地位,基本票就是会有这些数量!

  现在黄俊英和郝龙斌都同时消失在倒扁的喧嚣中,同时丧失媒体能见度,却反而经常见到尊称施明德为「大哥」的陈菊用美丽岛事件受难人光环遮掩了她缠身的弊案传闻,也常见谢长廷悄悄用「扁长情结」有些尴尬地摆脱倒扁两难的身影。倒扁的声势会随时间而有高低,只有回到政党票盘基本面才能定输赢。倒扁声中过去态度激越昂扬的绿军支持者转而成为「隐性选民」,他们这一次大多选择闷声不表态;反而是过去显得低调的蓝军支持者这一次转而成为「显性选民」,纷纷一吐为快地到处倒扁与说出自己的支持对象。一时的民调数字领先并不可靠,蓝军现在的领先仍仅具有参考价值而已。
倒扁压力导向捉摸不定

  谁都知道目前这股倒扁压力的导向其实是捉摸不定的,为免于议题一再被转换,压力一不慎反而转到国民党头上来,国民党目前要求民进党主动提出「总统再罢免」,九月十八日新会期开始,由民进党在立法院重提罢免案。另外,许多人针对倒扁申请场地所生的问题也纷纷建议应该提案修改集会游行法,改「许可制」为「报备制」。但此举缓不济急,只是突显问题!从「倒扁」开始,议题转为「反贪腐」后,就一路向「红色嘉年华」偏扯,应该反对民进党一路挺扁的「反包庇」却似乎被遗忘了,更不用提「还人民行使罢免陈水扁公民投票权利」了。马英九要求游锡堃,「党对党」地要求停止包庇陈水扁,不要再阻挠罢免案,一切交由人民公决,这就是一种人民公投,试图把压力牢牢扣住民进党:一方面要求民进党「还我罢扁(免)权」,化解「公投讨党产」的民进党现在用力经营的议题;另一方面用罢免案换取施明德倒扁群众的解散,将「施明德主导的群众路线」转为「国民党主导的国会路线」。能否成功?有待九月十五日围城游行之后对于「退场机制」的几方政治势力的协商! 

  (全文刊载于《中国评论》月刊2006年10月号,总第106期)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