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小方寸大作为 芯片也可再造“器官”
http://www.CRNTT.com   2019-07-02 14:43:58


  中评社北京7月2日电/芯片,可谓是高科技产品的“大脑”,如手机、电脑、数控装备等都离不开它的支撑。然而,芯片不仅用在这些高科技产品上,还可作为人体器官再造的一种载体。

  人体器官芯片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一门前沿生物科技,也是生物技术中极具特色和活力的新兴领域,融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学、医学、材料学、工程学和微机电等多个学科,被誉为“十大新兴技术”之一。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建华研究员团队利用该技术,设计研发了一种新型多层微流体芯片装置,在一块硬币大小的塑料芯片上培养出的人体多能干细胞,不仅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还可衍生出与体内高度仿真的胰岛类器官。

  据悉,该芯片上培育出的类器官首次具有了类似人体内胰岛组织的功能。它不仅包含类似人体内的多种胰岛细胞类型,还具有良好的胰岛素分泌和对葡萄糖的刺激响应。日前,该研究成果已作为封面文章发表在英国《芯片实验室》杂志上。

  芯片上的胰岛类器官有了“活性”


  随着人口老龄化与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人数最多的国家,给患者、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负担。由于糖尿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临床表现多为血糖升高并伴发心血管疾病和肾功能衰竭等多种并发症,主要病理改变为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功能进行性损害。特别是I型糖尿病,由于自身不能产生胰岛素,通常需要终生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治疗技术虽不断创新,但胰岛损伤修复与重建一直是国际研究领域的难点。体外重建胰岛类器官对于糖尿病机制研究、胰岛移植治疗和药物研发等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首例将器官芯片技术引入到干细胞类器官,从而孕育出胰岛类器官芯片的创新研究,秦建华团队将干细胞自组装原理与生物工程方法相结合,在具有多层可灌流的微流体器官芯片上实现了人体多能干细胞的内胚层诱导分化、3D细胞培养、胰岛组织发育与类器官形成等过程,最终产生具有功能性的“仿生”胰岛类器官。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