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动物界的雌雄同体 是遗传失误还是繁衍策略
http://www.CRNTT.com   2020-04-28 11:53:11


 

  虽然雌雄同体的动物自身就有两性的生殖器官,但是并不是所有的雌雄同体动物都可以自己繁殖,比如蚯蚓。蚯蚓是一种常见的雌雄同体动物,但是,它的雌性生殖器官与雄性生殖器官的距离较远,无法自己繁殖后代,所以也得通过交配来完成生殖。

  内因外因共同造就这一现象

  决定哺乳动物性别特征的是激素。在胚胎发育的某个阶段,基因会“指挥”一组细胞发育成卵巢或者睾丸,开始分泌雌性或者雄性激素。如果细胞接触到的雄性激素占压倒性优势,就会向雄性化的方向发展;而如果细胞接触到的雌性激素占压倒性的优势,就会向雌性化的方向发展。

  但对于鸟类或更低等的脊椎动物来说,性别却并不只由性腺决定。科学家们发现,在雌雄同体的鸡体内,既有带有雄性染色体ZZ的细胞,也有带雌性染色体ZW的细胞,其整个身体也被分成了两种不同形态——有大量ZW雌性细胞的一侧,有较弱的肌肉骨骼和较小的肉垂;有大量ZZ雄性细胞的另一侧,则有较大的肉垂、强大的胸肌和较重的骨骼。

  这证实了决定鸟类性别特征的应当是细胞包含的基因,而非激素的影响。而一些鸡因为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融合现象,身上具有两种基因,因此出现了雌雄同体现象。

  “蜜蜂是我国5000多年前就开始人工驯化饲养的动物,人类对其雌雄同体的认识也非常悠久。”杨大荣说。

  艾琳·克里奇尔斯基的团队在论文中引用了2018年的一项研究结果认为,包括蜜蜂、蚂蚁和黄蜂在内的膜翅目昆虫决定性别的方式非常奇特。卵子受精了,生出来的是雌性;卵子未受精,则生出来的是雄性。但如果有第二、甚至第三个精子进入一个受精卵即雌性胚胎中,那就会进一步分裂产生雄性组织,从而出现雌雄同体。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