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5月15日电/网评:如何利用好民调这个工具
来源:环球时报 作者:沈阳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导 向安玲博士生对本文亦有贡献
民调机构和大数据评价机构作为一手信息供给的核心来源,在舆论空间中占据信息资源优势和话语权力优势,对于网络传播、舆论引导和国家形象建构具备引领性作用。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之际,不少国外民调机构推出了关于“本国民众对中国印象”的调查,借以形成对华舆论引导。
客观说,国外民调大数据的成熟发展,与西方政治体制、市场化机制、早期军方驱动的信息技术资源布局,甚至包括情报产业发展成熟度等密切相关。尽管由于样本偏差、问题诱导性、隐性观点等原因使得近两年来国外民调机构在大选中的预测屡屡失手,但其积累下来的渠道、方法论、技术资源在大数据的激活下,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反观中国的民调大数据评价机构,目前在全球的影响力还较为有限,核心原因包括发展时间较短、公信力仍需提高、资本及其他因素等,这也导致其难以抢占全球舆论话语空间。具体来说:
首先,我国目前市场化的民调大数据未成规模,相对分散化,没有形成强势品牌。而且,对国外数据和信息的依赖度较高,研究机构民调也存在数据割裂、数据质量不高和周期过长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