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港大镁电池技术突破 商业化潜力大
http://www.CRNTT.com   2023-10-31 11:46:02


与易燃的商用锂离子电解质(上)相比,水性电解质(下)具不可燃性。(大公报)
  中评社香港10月31日电/当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存在原材料较为稀缺、价格昂贵且具毒性等缺点,业界一直研究新电池技术替代。港大昨日公布,研发一种新电池技术,可在极端条件下循环900次仍保留90%容量,并具有不易燃、耐压等特性,有望取代在电子设备中广泛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研究结果已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

  大公报报导,据悉,镁离子电池近年被认为是解决锂离子电池缺点的潜在方案,但开发高效镁离子电池存在克服水性系统中狭窄的电化学窗口,以及非水系统中较差的离子电导率等挑战。港大机械工程系梁耀彰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于设计高性能准固态镁离子电池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有望替代锂离子电池作商业化应用。

锂电池价昂具毒性

  团队研发的准固态镁离子电池,在电解液中使用了聚合物来控制质子和金属离子之间的竞争。新电池拥有2.4V高电压平台和264 W.h kg -1的能量密度,超越当前镁离子电池的性能,并有望与锂离子电池相媲美。

  此外,团队对新电池进行了大量循环测试,新电池在零下温度(-22℃)的极端条件下,经历900次循环后仍保留了90%的容量;且具有不易燃、耐压超过40大气压的特性。

  研究团队成员、论文第一作者博士生梁纪华表示,新电池可在寒冷的极端气候下运作,具备应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的潜力。梁纪华续指,准固态镁离子电池结合了非水系统的高电压和水性系统的安全性和成本效益,为高性能镁离子电池的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

  团队成员、研究助理教授潘文鼎博士相信,准固态镁离子电池具有潜力重塑能源存储行业,为全球提供可持续的供电方案。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