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战实训中淬火砺刃,锻造英勇无畏的战斗血性
唯有经历实战实训淬火熔铸,战斗精神才能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空降兵某旅三营八连下士金天宇告诉记者,当年“上甘岭特功八连”浴血奋战43天,坚守坑道作战14昼夜,歼敌1700余名,被敌人打出381个弹孔的战旗始终飘扬在上甘岭主峰。在敌人眼中“谜一样的东方精神”,已融入今天八连官兵的血脉。
2019年9月,“中部-2019”演习在俄罗斯奥伦堡州东古兹靶场拉开大幕,八连官兵作为伞降突击力量率先进入演习场。由于地面风速过大,伞降着陆时,金天宇头部撞在地上,几乎晕厥。然而,他坚持不下火线,“拼了命也要继续战斗”。
“金天宇完成既定任务后,晕倒在战车上,被紧急送往俄罗斯部队医院,让一同参演的外籍军人看到了中国军人‘只吹冲锋号、不打退堂鼓’的战斗血性。”不少军队代表委员仍记得金天宇在那次联演中的顽强表现。
来自不同军兵种的代表委员谈及近年来军事演训模式的转变时,话语中不时蹦出“对抗融合”“转型突破”等字眼。大家一致认为,各级党委要有意识设危局、摆险局、布残局,不断挑战难度、强度、险度极限,使参训参演官兵始终处于打仗状态、闻到战场硝烟、体验作战感觉,在真刀真枪的比拼中锻铸临危不惧、百折不挠的战斗意志。
陆军某边防团许忠发代表驻守高原18年,多次与“卫国戍边英雄团长”祁发宝共同执行戍边任务。谈及喀喇昆仑精神,许忠发代表动情地说:“当国家受到侵犯时,我们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每名官兵都抱定共同的信念——誓与阵地共存亡,宁舍一腔热血,不失一寸国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