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心事在天涯,纵马昆仑未顾家。”钢枪与生命,建树起军人的荣誉。还有许多写在干粮包装纸、笔记本撕下的残页、家信背面上壮怀激烈的诗词,将边防军人的英勇、传奇和情怀,展现得更加丰盈、壮美。
南疆有一位叫王建川的戍边士兵,上中学时就被同学们叫作“小诗人”。
入伍到边防部队后,他也一直笔耕不辍地写日记、写诗。他有一个小“文青”的浪漫愿望——要把日记本和军功章一同作为母亲的生日礼物送给她。
他的愿望实现了——尽管他没能亲手奉上,但被鲜血染红的日记本和光灿灿的军功章还是送到了母亲手中。日记本中写给母亲的诗歌,张扬着军人为祖国而战的血性,也充满了儿子对母亲的深深眷念。
“当巡逻的脚步送走除夕/当灶前的火光映红了日记/孩儿把一年的征尘、四季的足迹都记在这里/我已经懂得战士的含义/战士的决心早已融进枪膛里/为了祖国不惜血染战旗。”
马克思、恩格斯曾提出“言语是思想的直接现实”这一命题。王建川用诗的语言写下了战士的情怀,也见证着军人的忠诚。
今日边关,具有“书剑飘零”这种边塞诗人气质和素质的士兵,“犹春于绿,俯拾即是”。然而,他们却为了对祖国的大爱,毫不迟疑地付出了像诗歌一样美丽的青春。
我曾经多次收到过一位叫韦建勇的壮族战士寄自边防的诗稿。读后觉得尚可打磨,就斟酌着给他提出修改意见。
可是没想到,待再次收到诗稿,竟是浸血的遗作——那是他在保卫祖国边疆的战斗中牺牲后,战友们从他口袋里找到的。显然,他还打算在战斗间隙再作修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