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守望心中的“海”
http://www.CRNTT.com   2023-03-13 13:13:36


  中评社北京3月13日电/据《解放军报》报导,塔克拉玛干被称为“死亡之海”,维吾尔族语意为“走进去出不来的地方”。老兵名叫杨拴和,是某部二级军士长。大漠和老兵,彼此守望。

  第一次走进“死亡之海”,杨拴和29岁。这个山西平原长大的青年,对沙漠很陌生。他看到的只有天地辽阔,星空穹窿,日出日落绚丽似锦。

  用双脚丈量祖国的土地,老兵最初不懂沙漠的严苛。

  怀揣着对导弹事业炽热的情怀,在这片沙海里他一走就是8年。陪伴他的是骆驼、三脚架和经纬仪。

  发射任务就是命令,导弹打到哪里,他就要追到哪里,测量落点坐标、寻找导弹残骸……一次次跋涉大漠,老兵的“目的地”只有一个——保障发射任务圆满成功。

  爬上一道沙梁、又走过一道沙梁,浩瀚沙海中,每次任务杨拴和都要走很长的距离……一路跋涉,一路寻找,大漠的天气、方位,一切都印在他的脑海里。

  导弹的轨迹就像雷达屏幕中的“光标”,指引杨拴和一次次走进沙海。大漠里风沙弥漫,他们躲在帐篷里就像汪洋中的一叶孤舟。“班长,风沙很快会停了吧?”一次夜宿沙漠腹地,巨大砂岩下围坐着杨拴和与战友,望着眼前跃动的火苗,年轻的战士表情充满担忧。

  杨拴和告诉他,任务在,兵就在,不完成任务,我们不出沙海——这是他的班长告诉他的“导弹保障兵的使命”。

  那次,为了回收一个重要零部件,杨拴和带人在沙漠里一路疾行四五个小时。地表温度高,他们的鞋底都被烫变形了,想起出发前天气预报说马上有风暴来袭,为追赶时间,他们乾脆脱鞋在烫脚的沙山上攀登。

  还有一次,他们接到紧急任务,回收火箭残骸部件。那时正刮着沙暴,刚刚踩出的脚印,瞬间被吹得无影无踪。曾经有过战友走进大沙漠,就再也没有出来。那天午后他们终于找到了目标,归途却变得更加“迷茫”,尽管有北斗导航,眼前一道连着一道的沙梁,似乎永远也走不到尽头。

  “班长。”只听战友王睿一声微弱呼喊,一头栽倒在黄沙中。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