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楼价扩跌幅 后市紧盯三因素
http://www.CRNTT.com   2018-11-01 10:57:39


  中评社香港11月1日电/差估指数挫1.44%,中小单位最伤。

  香港文汇报报道,内外利淡因素夹击,楼市下调速度加快。差饷物业估价署最新数据显示,私宅楼价指数连续两个月下跌,9月下跌1.44%至388.8点,较8月不足0.1%的跌幅明显扩大,为逾两年半来最大单月跌幅。其中,中小型单位(A至C类单位)跌幅达1.3%至1.88%,较大型单位(E类,跌0.42%)为大。学者指出,目前楼市转弱形态明显,后市关键要盯紧三个因素:会否大量裁员减薪、会否新盘平过二手,以及会否银行估价转紧。

  随下半年中美贸易战升温,中国经济放缓,环球股市大调整,房策“新六招”,以及本港银行加息等利淡消息影响,楼市已下调一段时间。浸大财务及决策系副教授麦萃才昨日接受香港文汇报访问时指出,在这情况下,住宅楼价指数出现调整属于正常,亦反映需求转弱的情况持续,但未出现快速下跌趋势。事实上,过往楼市已展开长达三年的升浪,“好少见到咁长”,但跌幅只属初期调整,只能把它当成“转角位”,料年底前楼价指数会较高位下跌约3%至5%。

  裁员减薪打击楼市最大 

  麦萃才又表示,未来楼市到底落入“适当调整”还是“下跌轨”,需视乎三个关键因素:第一是就业市场会否受到外围环境因素影响,如果出现大量裁员或减薪,则会影响市场购买力,令需求减弱;第二是一手楼定价会否“平过”二手楼,惟现时发展商货源不多,而财务状况亦稳健,因此一二手楼价会“差唔多”;第三就是银行估价取态,倘银行估价过低,则会影响买家入市能力。

  他认为,若本地银行继续跟随美国加息,将会令港元供应减少,从而令银行“唔想做生意”,估值将进一步减少,由此造成的楼价下跌未必会轻微。

  现整固非“悬崖式下滑” 

  莱坊执行董事及估价及谘询部主管林浩文则认为,差估署指数表现符合预期,因数据滞后,估计未来三至四个月楼价仍有少许调整。未来一手楼表现会比较好,但二手楼及居屋等比较淡静,亦有“议价空间”。但是,楼价不会有像1997年的“悬崖式下滑”,楼市正处在“调整期”,与之前预测一样,升幅集中在今年上半年,估计2018全年一般住宅仍会升10%。

  外围动荡 留意港府房策 

  林浩文预期,未来12月住宅楼价会调整。短期而言,影响本港住宅楼市会是政府政策及外围经济及政治(尤其中美贸易)。这两个因素比较重要,之后才是加息走势及住宅供应量。但以现时情况,看不到有任何重大因素令楼价在短期内大幅下滑,即使楼价下跌10%至20%也不会对整体楼市及银行体系有重大影响。

  新盘“贴地价”主导买卖 

  林浩文估计,今年一二手成交约6万宗至6.1万宗。不管有没有“空置税”,料发展商仍会推盘“去货”。市场仍由一手楼主导气氛,但发展商的卖楼策略是在新界及多供应地区用“货如轮转”形式卖楼,定价会较“贴地”。在传统豪宅区如港岛区,因未来供应少,发展商会相对“惜售”。

  发展商方面,会德丰地产常务董事黄光耀则看好后市,指市场气氛转变,交投活跃度降低,主因上半年已消耗不少购买力,而本港楼价今年亦已上升超过一成。黄光耀又指,近期调整属“健康整固”,楼价不会出现明显下跌,预计明年初可望出现复苏,楼价会继续平稳向上。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