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奇特的石油逻辑
http://www.CRNTT.com   2020-04-29 09:09:42


  中评社北京4月29日电/自从新冠病毒疫情全球暴发以来,国际原油价格跌到了每桶20美元以下,然后一直在低位起起落落。4月21日,美国5月原油期货甚至曾经跌到每桶-40美元的价格。当然,这是因为期货交割快到期、多头紧急甩卖所致,是特殊情况,并不反映真实油价。

  对于原油价格下跌,沙特阿拉伯采取的对策是增加产量,而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则和沙特阿拉伯谈判,希望削减产量,维持原油价格,避免它们国内的石油产业受到冲击。

  石油价格事件最奇特的地方是,全世界的经济学界似乎都默认了各国谈判削减产量保石油价格是合理的。经济学者的沉默和经济学界的两大“迷思”有关。

  一个“迷思”是,如果经济繁荣,那么石油价格会走高,现在石油价格走低,如果能够采取措施抬高油价,那么,人们对经济就会更有信心。简单来说,就是修改温度计,来维持人们的错觉。

  另一个“迷思”是,如果油价大跌,那么,很多石油公司,以及做石油期货的金融公司会破产,破产会引发债务链条断裂,带来经济崩溃。基于这个“迷思”,很多经济学者同意拯救石油公司,并以此来避免更大的经济困境。这是非常奇特的“石油逻辑”,但经济学者却对此习以为常。

  各国谈判削减石油产量,还有一重原因,那就是,有些国家的财政严重依赖石油收入,例如俄罗斯。但是,这个原因不是众多经济学者不发声的理由。对大部分经济学者来说,最关键的原因,还是他们打心底接受了奇特的“石油逻辑”。

  财经界人士也是如此。每次谈判取得进展,油价有所回升,就有一堆人分析说,这是全球宏观经济的“利好”。

  “石油逻辑”错在什么地方?人们应该首先问一下,石油价格为什么大跌?原因其实很明显:疫情暴发以后,绝大多数企业经营困难,对石油的需求下降。或者简单地说,就是,按原来的价格,人们买不起油了。

  谁都知道,能源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疫情的冲击下,亟待回阳的其他企业,饥渴地盼望更多、更低价格的能源。沙特阿拉伯增加石油产量,其实是帮助经济复苏的。

  相反,美国、俄罗斯谈判削减石油产量,抬高石油价格,这的确对他们国家的石油公司有利,但,对迫切需要低价能源的其他企业来说,却是非常不利的。“本来我就因为经营困难买不起油了,你还减产抬高石油价格,那我不是更加买不起了吗?”各国保石油公司的利润,其实是严重阻碍了经济修复的步伐。

  设想一下,假如有个神祇,看到人类受到疫情冲击,送了1000亿桶石油给人类渡过难关,很明显,人们应该欢迎、感谢。但是,如果按照主流经济学界所信奉的“石油逻辑”,人们就应该拒绝神祇的帮助,因为,1000亿桶白送的石油会降低石油价格。“石油逻辑”的错误,其实是相当粗浅的。

  可能有人会问:“油价大跌,引发债务链条断裂,难道就不可怕吗?”

  这个问题,其实也可以反过来问:“减产抬高油价,使得本就困难的其他企业,更加难以恢复,这,难道不会引发更大的债务违约潮?”

  如果拯救石油公司,只有好处,那当然应该拯救他们,但问题在于,它还有更加巨大的坏处。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