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珠海航展展示“国之重器”
http://www.CRNTT.com   2021-10-04 13:21:21


航空装备“20时代”的开启(图片来源:经济日报)
  中评社北京10月4日电/据经济日报报道,在第十三届中国航展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台,歼20、运20、直20、攻击11等自主研制的“明星”飞行器悉数亮相,宣告航空装备“20时代”的开启。

  9月28日,南海之滨的珠海,晴空万里、碧蓝如洗。伴随阵阵轰鸣,各式飞行器划过长空,留下五彩斑斓的轨迹,人们惊呼、赞叹,共享第十三届中国航展带来的“蓝天盛会”。

  展馆内,来自近4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家企业,携一批代表世界先进水平、覆盖“陆海空天电”全领域的航空航天产品、技术和服务,完成“全球首发”“中国首展”。

  历时25年跻身世界五大航展之列的中国航展,代表当今国际航空航天主流科技、展示世界航空航天业发展水平,也记录下我国航空装备的升级蜕变、航空工业的自强奋进和航空产业的趋势风向。

  探索世界前沿航空科技

  目前在研的世界最大水陆两栖飞机、中国大飞机“三兄弟”之一——“鲲龙”AG600已经连续三届在中国航展参展。前两届它仅在展馆中作静态展示,本届航展已成为飞行表演中的主角之一。在10多分钟的表演中,它在地面快速完成加注水,飞行至高空后,再将水全部投下。随着飞机下部投水舱门的打开,9吨水倾泻而出,精准覆盖投水目标区域,一场想象中的“山火”被迅速扑灭。
 
  “鲲龙”AG600的研制涉及5万余个结构及系统零部件、近120万个标准件,对我国航空装备自主研发和集成能力提出了很高要求。2009年起,“鲲龙”AG600的研发制造单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在珠海建设国内最大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幷调动航空工业系统内研发资源全力推动“鲲龙”AG600科研攻关。在多方合力推动下,这一“国之重器”开启了研制的“加速度”。2017年“鲲龙”AG600成功实现陆上首飞,2018年和2020年分别成功实现水上首飞和海上首飞,到今年3月已全面进入投水灭火功能验证阶段。


  “作为新一代特种航空器,在高标准执行应急救援比如灭火上,必须着力提升产品可靠性和在恶劣环境下的执行能力,从飞机材料、尺寸规格、电传操纵系统等多方面综合确定设计方案。另外,还要充分考虑任务执行中的不同场景,比如灭火过程中,飞机快速行进时投水容易造成雾化,收不到应有效果,因此要保持适中的飞行速度。”中航通飞华南飞机工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雪松说,这些年他们一方面加大研制设计投入,一方面加快适航取证进度,力争让“鲲龙”AG600尽快投入应急救援体系中执行任务。

  在位于航空工业馆的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展台,歼20、运20、直20、攻击11等自主研制的“明星”飞行器悉数亮相,这宣告着航空装备“20时代”的开启。进入“高精尖”的“20时代”,我国空中打击、海上攻防、低空突防、预警指挥、应急救援、战略投送、训效提升、察打与协同、智能协同等的空中力量不断增强,航空产业基础日渐夯实、产业实力持续提升。

  构建自主可控产业体系

  航展是会客厅,更是竞技场。这里不仅展示出航空装备的推陈出新和迭代展示,更体现了我国航空科技从亦步亦趋到自主创新、航空产业体系从受制于人到自主可控的大步跨越。

  在亚光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展台,该公司总裁胡代荣正在用视频向观众展示企业自主研发设计的分布式自适应无人艇编队。视频里,3艘无人艇经实时遥控或提前规划,可在水面实现编队队形在攻击队形和巡逻队形之间的自如切换。“编队的切换看似轻巧,靠的是公司积累超过50年的微波电子技术,也正是基于这项技术生产的航空元器件,成为公司独具竞争力的业务板块和营收的主要来源之一。”胡代荣说,“国产替代对于航空制造的国内配套企业而言是重大机遇,目前在很多领域我们已经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但切不可固步自封,要耐得住寂寞,在技术和产品质量方面上更高档次、求更大进步。唯有甘坐冷板凳,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山东青州耐威航电科技有限公司以自主研发的惯性导航技术为核心,延伸扩展出无人机研发及制造板块,幷以高端产品和服务为国内航空产业提供优质配套。“国产替代,客观上推动国内企业与机构在招投标中参与充分竞争,明显缩短了研发周期,一定程度上倒逼了国内技术升级。本质上,国产替代提升了价值链,将核心竞争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该公司副总经理余彬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公司成立13年至今,已在核心业务领域申请超过300个专利,与国内航空产业龙头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快速成长为惯性导航领域的头部民营企业。

  同样致力于“国产替代”的还有成都瑞迪威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研发的毫米波有源相控阵是雷达的核心组件,技术水平保持与国际同步、国内领先。该公司副总经理余正冬说:“创业7年来,我们在产品的超低剖面、小型化、轻量化、模块化和低成本上做的每一步探索,都是为了让新技术、新产品能惠及航空装备行业的所有厂商。自主可控,是公司实现这一长期战略的前提。”

  大潜力与新需求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在本届航展发布的2021-2040年《中国商飞公司市场预测年报》中提到,预计未来20年,全球航空旅客周转量年均增长率为3.9%,各座级喷气客机的交付量将达到41429架,总价值约6.1万亿美元,新货机和客改货飞机交付量为2815架。疫情造成全球4000架客机需求量减少,主要集中于第一个5年。

  中国航空产业的发展成果和市场潜力仍然备受国际航空产业巨头认可。根据空客2016年到2035年全球市场预测,未来20年中国将需要约6000架新客机与货机,占全球同期新飞机需求总量的18%。同时,中美、中欧和中国到亚洲其他地区的客流量将会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交通流,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6.8%、5.3%和6.7%。

  越来越多投资中国的航空企业尝到了甜头。德国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巨头MTU航空发动机公司与中国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合资2003年在珠海成立摩天宇航空发动机维修有限公司,是国内规模等级最大、维修等级最高的民用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之一,年产值近百亿元。如今,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直接降低了公司运输成本,国内产业发展和营商环境也在持续改善。公司负责人亚溥对未来发展越来越有信心,目前公司已完成三期扩建,幷在珠海金湾区建立分厂。

  伴随着市场的回暖,一些新需求也在出现。兆邦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希文发现,越来越多的训练机客户,主动要求在原有的仿真模拟训练系统和装备上叠加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方案,以满足公司业务发展的需要。高价值的数字化、智能化产品与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在航空业自强不息走向高端发展的趋势下,也成为越来越多客户的选择。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