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美贸易战引发对世界经济前景的担忧。图为美国加州长滩港的货运卡车驶过一排集装箱,其中包括中国远洋运输总公司(COSCO)的集装箱。(法新社) |
中评社香港7月20日电/美国针对多国发起的贸易战正在发生越来越多的外溢效应,贸易战背后的多种博弈已经显现,这尤其体现在近期的国际关系及外交领域,一些看似矛盾又合理的操作幷存,各经济体间竞合关系更为明显,如何在这一轮博弈中居于主动,成为对各国共同的考验。
法国《欧洲时报》7月15日载文《贸易战背后的多重博弈》,文章说,对于美国发起的对华贸易战,有一种舆论是,中国应该和欧洲等进行结盟,一起对抗美国。但无论是从中国总理李克强访欧时的演讲,还是欧洲领导人访华时中方态度,以及中国相关机构的表态来看,中方更多是呼吁各国共同捍卫自由贸易体系,反对保护主义,这与传统的结盟有着本质区别。
过去二三十年,世界经济发展形成了以中美为火车头、两国经济又高度互补和依赖的稳定结构。如今,美国发起对华贸易战,无论最终结果如何,都将不同程度对这种稳定性带来破坏,进而影响世界经济的复苏。因为贸易战开打之后,中美双方都会全力寻找贸易替代,造成彼此经济依存度下降,甚至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世界经济格局也可能因此发生变化。正是由于兹事体大,中美双方对待贸易战的态度都有所克制,尤其中方,自贸易摩擦开始起一直保持理性与诚意,在强调“不怕打贸易战”的同时,也为“不愿打贸易战”做了很多努力。
中美之间的博弈,可能更多还将停留在经济层面,一方面这是中美自身利益的需要,另一方面结盟欧洲、日本等发达经济体抗衡美国的做法,既不符合中国的价值标准,实际上也很难打破利益深度融合的西方阵营。
对中国而言,更需要对美国发起的贸易战进行合理管控,不能让其超出必要的限度,如能限制在经济领域最好,倘若能限制在经贸领域,不向金融、汇率市场蔓延,那就更佳了。很长一段时间,中国的最大诉求还是“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也只有将诸如供给侧改革、高质量发展、经济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扩大对外开放等理得更顺,中国未来应对各类贸易摩擦的主动性及抗风险能力才会大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