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社记者专栏 ->> 黄筱筠 】 【打 印】 
蔡视察海军司令部 强调明年军费增加183亿
http://www.CRNTT.com   2018-08-06 16:50:06


蔡英文为新海军启航纪念碑揭牌。(照片:“总统府”提供) 
蔡英文为新海军启航纪念碑揭牌。(照片:“总统府”提供) 
  中评社台北8月6日电(记者 黄筱筠)蔡英文6日视察海军司令部,为新海军启航纪念碑揭牌,宣示“中华民国”海军迈入新时代,由“潜舰国造”来领航,并期勉所有海军弟兄姊妹不怕苦、不畏难,一起克服挑战,共同乘风破浪、永固海权。

  蔡英文表示,为了因应“国家安全”的需要,我要求“行政院”和“国防部”,增列明年度的“国防预算”。2019年,“国防预算”编列了3460亿元,比起前一年增加了183亿。而整体“国防预算”将会占GDP的2.16%。

  她提到,这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及区域情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更为明显和复杂。“国防预算”的增加,代表她向民众宣示,政府强化“国防”的决心,也是向“国军”宣示,政府对于“国军”战力的信心。

  蔡英文抵达后,先至战史馆参观,接着,前往作战中心视导;之后,她步行至永固海疆纪念碑前,为“新海军启航”纪念碑揭牌。

   蔡英文致词全文:

  今天,我们在这里为“新海军启航”纪念碑揭牌,也是宣示“中华民国”海军,即将要迈入新的时代。

  海军的新时代,将由“潜舰国造”来领航。“潜舰国造”,不仅可以为海军补强水下战力,更重要的,是要重新打造“国军”“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

  众所皆知,海军需要潜舰战力。但是,从1980年代末期的两艘剑龙级潜舰后,台湾就再也没有办法,透过对外采购获得潜舰。走向“国造”,却因为怕苦、畏难,而停滞不前。

  不过,有困难我们应该想办法克服,而不是畏缩不做。没有决心、没有信心,就没有“国防”。所以,我始终坚持“国防”自主,因为“国防”自主的意义,不只在武器装备自研自制上,也代表“国军”在建军备战上,将以创新思维,建立防卫台澎金马的战力。

  而“潜舰国造”就是这个理念的实践。“自助人助”,现在,我们的决心与信心,国际友人看到了。在“国防部”与海军同仁的努力下,透过跨国合作,以及“国内”产官学齐心协力,我们正在一一突破研发和制造的瓶颈。

  黄司令,请你尽全力,带着所有海军弟兄姊妹,来达成任务。

  这一段时间以来,国际及区域情势发生了很多变化,“国家安全”所面临的威胁更为明显和复杂。

  所以,为了因应“国家安全”的需要,我要求“行政院”和“国防部”,增列明年度的“国防预算”。2019年,“国防预算”编列了3460亿元,比起前一年增加了183亿。而整体“国防预算”将会占“国内”GDP的2.16%。

  同时,我也要求加速战力的整建。将有951亿元,会用在军事投资项,增加了139亿。而在战力整建的投资中,会有736亿投入“国防”自主,增加了250亿。也就是说,在“国防预算”中,有21.3%,是为了推动“国防”自主计划。

  “国防预算”的增加,代表我向“国人”宣示,政府强化“国防”的决心,也是我向“国军”宣示,政府对于“国军”战力的信心。

  在这样的决心和信心底下,“国军”的任务就是:以不怕苦、不畏难的精神,达成我一再下达的,“务实建军备战”的指示。

  营造坚实而创新的“国军”,是所有“国防”政策的愿景,“国军”不会单打独斗,我是三军统帅,我会带着大家一起完成这个愿景。

  就任后,第一次到苏澳海军基地时,我曾经向在场官兵宣示:“我跟你们在同一条船上,未来一起乘风破浪”。

  这两年一路走来,我在海军的战备抽测中,看到海军精实的战力。我从“潜舰国造”的进度当中,看到海军使命必达的志气。我也在陆战队弟兄姊妹的战技当中,看到陆战队的昂扬士气。

  今天,在这里,我看到海军即将写下光辉的历史新页,并感受到海军前辈─宋长志将军立碑写下“永固海权”的意义。

  我们是一个海洋“国家”,海权就是台湾的命脉。今天,我留下“新海军启航”的训勉,就是要让海军所有弟兄姊妹,勿忘宋将军的期许。

  我要再说一次,“我跟你们在同一条船上,未来一起乘风破浪”。在启航鸣笛后,我会和所有海军弟兄姊妹,一起克服挑战,共同乘风破浪、永固海权。

  海军,“各缆收回”、“动俥”。

   包括“国安会秘书长”李大维、“国防部长”严德发、参谋总长李喜明及海军司令黄曙光等亦出席是项活动。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