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7月15日电/据光明日报报导,当前,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广大民众积极投身体育运动。2023年数据显示,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达37.2%,群众健身意识不断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持续改善。由于每个人身体状态各有差异,能够接受的运动强度不同,加之运动环境对人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在运动过程中意外事件时有发生。发生意外并不可怕,如果运动场馆配备应有的急救设施,或能转危为安。
近年来,随着社会治理效能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在各类公共场所,自动体外除颤器(AED)越来越常见。如杭州市急救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7月,该市公共场所AED的配置数量已达到8576台,主要分布在社区、地铁、火车站、景区、学校、健身场所等人流密集、突发事件易发地。在深圳市,自2017年启动“公众电除颤计划”以来,公共场所已安装AED超4.3万台,成功救治超100名心搏骤停患者。
据统计,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约为54万例。心源性猝死是运动性猝死的最主要原因。基于过往案例来看,对运动过程中突发的心搏骤停等危急情况,使用AED第一时间进行心肺复苏,能够很大程度挽回突发意外者的生命。因此,除加大力度科普健康运动、科学运动等知识外,为运动场馆配足AED等急救设备,将能更好为全民健身保驾护航。《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提出,“完善公共场所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在学校、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机场、车站、港口客运站、大型商场、电影院等人员密集场所配备急救药品、器材和设施,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