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部委年末密集研判经济形势 释放政策信号
http://www.CRNTT.com   2021-11-22 15:23:46


 

  国泰君安宏观首席分析师董琦表示,当前,稳增长的信号愈强,强化“六稳”“六保”,对就业的重视程度显着提升。“跨周期政策应打好应对的提前量,从防风险逐渐开始向稳增长转化,助力未来就业稳定。未来两个季度左右,稳增长的政策信号将陆续增多。”

  在罗志恒看来,目前释放出的信号,一是肯定来之不易的经济运行成绩的同时,看到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和挑战。二是重点从两个大的方向去稳住经济运行,即通过改革开放以及制度性减负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在稳定预期,创造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制度性减负比如减税降费、保障电力供应稳定以及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下游企业的压力,重在切实解决企业经营困难,增强抗风险能力和盈利能力。”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王志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今年经济恢复呈现“前高后低”态势,保持四季度经济平稳运行,做好今明两年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衔接至关重要。“通过跨周期调节,能够聚焦经济中长期发展目标,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形成稳定社会预期,保障经济社会实现高质量发展。”

  “稳定外贸出口、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缓解原料成本上涨压力、推动企业创新,旨在着力解决或帮助市场主体应对困难挑战。”杨志勇表示。

  董琦表示,后续宏观政策将围绕市场主体展开,政策抓手主要锚定中小企业、煤电企业和碳减排相关企业。

  针对中小企业,预计后续在继续实施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延期支持工具、普惠小微企业信用贷款支持计划、支小再贷款的基础上,出台更优惠的再贷款措施,以定向缓解中小企业经营压力。对于市场主体的阶段性减税降费会加大支持。针对煤电企业的政策核心是解决冬季电力稳定供应问题,保供稳价将延续。针对碳减排企业,央行已出台碳减排支持工具和2000亿元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再贷款。

  宏观调控政策方面,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也将按照更具前瞻性和针对性的要求进一步发力。例如,在财政政策方面,国务院明确,研究采取新的组合式、阶段性减税降费措施。

  罗志恒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宏观调控要从供需两端同时发力,各部门出台政策要更加协同形成合力,避免政策效果互相对冲。具体到财政政策:一是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落实前期减税降费和缓税政策;二是优化债务结构,尽快下发明年专项债额度,尽快发行专项债并储备项目;三是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绩效管理,提高支出效率。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