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吉境内的西苕溪岸绿水清。 |
中评社北京9月14日电/浙江在线讯,走入安吉的美丽乡村,每次都有新惊喜。一批批曾经沉寂的乡村一举成名,一个个环境友好型项目落地生根,一群群游客纷至沓来,一位位村民笑逐颜开……安吉的乡村,不仅生态是美丽的,经济也是美丽的,生活更是美丽的。
15年前,“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激发了竹乡安吉逐绿的激情;13年前,“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定了安吉走绿色发展之路的决心。从开启建设到制定规范,再到不断推进升级,安吉倾力耕耘美丽乡村,一路奔跑,从未停歇。
按着这份“美丽攻略”,我们来到山川乡高家堂村。这个出现在无数报道中的“明星村”,果然名不虚传——竹林摇曳、绿水清波,农家小院清新雅致,全村就是个大景区。村委会主任潘小众留着20多年前的村庄旧照,那时的高家堂村,为了发展经济,引进了造纸厂和竹制品企业,溪水浑浊、垃圾遍地。不光是高家堂村,当时的安吉,满怀期待走上工业强县之路,GDP高速增长,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生态环境受到污染。
1998年,安吉在国务院开启的太湖治污“零点行动”中收到了“黄牌警告”。在整治任务的倒逼下,县委、县政府当年就投入8000多万元铁腕治污。安吉逐渐意识到,好的发展一定离不开好的生态环境。2001年,安吉确立了“生态立县”的发展战略,并在2003年提出创建全国首个生态县。这期间,高家堂村关闭了污染企业、用上了污水处理系统、探索生态农业,它的蜕变令人瞩目。
2003年,在全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现场会上,高家堂村成了“样板”,它的经验随着一批批学习考察团的到来不断扩散。但问题随之而来——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如何破解?以余村为例,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后,村集体经济年收入从300多万元直降到20万元。整个安吉关停大批污染企业,拒绝了大批项目,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财政预算甚至为负增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在余村村两委会议室,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一席话指明了方向。至今,余村人还记得习近平同志亲切地对他们鼓劲:长三角有多少游客?将来的话,甚至会有一些城里人在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来这里,你们这里就更是一块宝地。
思路一转,满盘皆活。安吉人意识到既不能靠山吃山消耗资源,也不能守山望山无所作为。于是,在抓好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约的同时,安吉把重点转入乡村,全县各村以“美丽乡村”为载体,统一规划、整体推进,以乡村旅游、生态农业为主要表现形式的“美丽经济”应运而生。
如今的余村,人们笑脸盈盈:“不开矿,不办水泥厂,去年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4万多元,全村经济总收入2.78亿元。”如今的安吉,村村是景区,处处都能游,2017年实现旅游收入282.69亿元,服务业占GDP比重48.5%,已超过第二产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