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资本投资体育领域,政府既要给政策,更要“扶上马送一程”。2013年,温州在浙江省率先设立体育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每年安排1200万元予以重点扶持。群众拿着市民卡健身消费,政府补贴15%,今年刷卡单位扩大到57家,总计补贴约500万元。
温州市体育局局长张志宏说:“以前大家理解,社会力量办体育就是老板投资,现在我们与高校合作办体育研究中心,与旅游部门合作打造体育公园,与医疗部门合作成立体育康复机构,小体育办成了大体育。”
社会出资 发掘苗子
在不久前结束的雅加达亚运会上,出自温州的体育健儿勇夺10金4银1铜。在不少运动员的成长过程中,民间俱乐部功不可没。长期以来,我国竞技人才培养局限在体育系统内,主要靠国家投入。社会力量能不能参与进来?温州不仅动了脑筋,而且大胆试水。
拥有一家学前教育集团的徐炳兴,当初只是租赁温州体校体操场地,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后来双方一拍即合,成立了温州市体校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体校出师资,不足的面向全国招聘;体育部门予以运动员伙食、参赛等保障。徐炳兴一干就是10年,每年投入100多万元,原先几乎断档的温州体操成了优势项目。目前俱乐部在训规模达到150人,今年省运会,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的孩子拿了13枚金牌。
由社会力量承担运动项目的选才、培养、输送,心桥体操艺术俱乐部在温州不是“独一份”。温州凯易路马术俱乐部2003年就与浙江省体育局共建省马术队,2016年开始承担温州市青少年马术队训练任务。从这里走出的运动员,连续参加了4届全运会马术比赛,夺得多枚奖牌。“省里出小钱,拥有了自己的参赛队,俱乐部则打响了品牌,实现双赢。” 凯易路马术俱乐部董事长张锋说。
游泳是温州体育的一张“名片”,涌现出徐嘉余、吕志武等名将。热爱冬泳的许德道,两年前投资600多万元办起吕志武游泳俱乐部。平时面向周边居民开放,还作为温州7个游泳训练基地之一,与六七所学校合作“门对门”接送孩子上游泳课。总教练吕志武说,现在俱乐部已有120多个队员,预计年底超过200人,“这成了发掘游泳苗子的另一条路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