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脸庞已经晒得黑红的潘承亮感叹:“以临时适应的心态进行高原训练,高原对你就像待客一样不那么严苛;当你全身心融入高原时,高原会以它的真性情给你全方位的磨砺。”
认识上的提升必然带来行动上的自觉。某旅从海拔3000多米的营区到海拔近5000米地域驻训,部队安营当前就展开训练,第二天就上马实弹课目;某旅从成都平原到高原驻训,铁路输送梯队刚停靠在高原兵站,实战演练任务就已下达。
进入高原,就是进入战场,就要用战场思维衡量战斗力的“成色”。
去年底,多场高寒山地实战考核连贯展开,40多个实战课目综合实施,旅营连三级联动展开,昼夜不间断进行……战区陆军领导明确要求:打仗需要什么就设什么考题,仗怎么打就怎么考。
实战砥砺催生可喜变化:炮兵群遭“敌”突袭,指挥员王应槐临危不乱启动预案,3个连队迅速重组为2个连队,继续对“敌”实施活力打击;设计战法,作训参谋罗虎把高原环境对火炮射距的影响计算精确到秒;战斗转移中遇到沟壑,班长徐肇成没有一味求快,而是在认真分析环境、派出警戒后,才组织大家以战术队形通过。
从新力量“亮剑”到新战法“淬火”,制胜高原战场还需迈过几多坎?
某合成旅旅长吴军已数不清多少次率部上高原,但去年绝对是他底气最足的一次。
底气足是因为有“好牌”:随着合成体制的建立,该旅不仅主战力量按作战编组合成配置,电子对抗、特战侦察等新要素新装备也一同转入。
长缨在手,他率部队整建制奔赴高原参加实兵演练,10多辆车载指挥方舱构成的指挥机构迅速建立,实时传输的信息数据网络各个作战要素;在立体侦察的指引下,各型火炮织出密集火网,实施准确打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