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怎么看待4月金融数据?
http://www.CRNTT.com   2020-05-13 08:38:42


  中评社北京5月13日电/事件:5月11日,4月金融数据公布,新增社融30900亿,新增贷款17000亿,M2增速上升至11%,均超市场预期和传统季节性。对此应该如何解读?金融数据改善是否意味着利率拐点的到来?

  如何看待4月金融数据?

  政策进一步引导下,社融信贷以及M1、M2增速持续改善。

  从贷款结构上看,今年3月企业短贷对整体信贷增长的贡献最大,4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和票据的支撑作用有所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提到:“总体上,评价政策效果(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关键看能否增加实体经济融资支持总量和降低融资成本。”

  目前来看总量上的支持已经非常明显。

  我们此前结合金融货币数据中企业中长期融资项目构建了中长期融资数据,这一指标显示今年以来整体融资确实有显着提升,从相对GDP的情况观察,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基本可以比肩2008和2016这两次逆周期时期。

  那么融资成本下降的情况如何呢?

  2020年3月一般贷款加权利率为5.48%,今年以来下降了26BP,降幅超过同期LPR的10BP。贷款利率下行更多与疫情防控期间的政策要求有关:央行3000亿元的专项再贷款利率不高于LPR-100BP,并由财政进行50%贴息;央行的5000亿元再贷款再贴现额度也要求中小银行贷款利率不超过LPR+50BP。

  考虑疫情影响下中小企业进一步的降成本诉求,我们在此前报告《降成本需要央行做什么?》中明确:2020年整体贷款利率可能需要下调38BP左右,那么未来贷款利率应该仍需要下降至少10BP。

  值得注意的是,在1月全面降准、3月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以及4月中小银行定向降准之后,LPR加点依旧难以压降,一直维持在90BP,这显示银行在资产收益增长放缓而负债成本(特别是存款成本)居高不下的影响下难以继续压缩LPR加点。

  所以从降低融资成本的角度来看,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同样明显,虽然并不如总量支持。

  因此,如果从央行角度考虑,我们是否就此确认当前货币金融的信用传导比较有效?后续央行可能无所作为?利率拐点越来越明确呢?

  我们再度回顾过往几轮利率周期中金融数据变化与利率拐点的关系。

  利率周期中的金融货币数据与利率拐点

  (1)1998-2002年

  1998年8月特别国债和长期建设国债等财政刺激政策的出台短期对于支撑基建和经济的作用相对显着,1998年11月前信贷增速有所上行。然而,1998年12月信贷增速再度开始回落,说明此前的刺激政策并未很好地形成信用扩张,宽货币向宽信用的传导依然并不顺畅,真正信贷增速的拐点出现在2002年2月。

  类似的是,长期建设国债出台后M1、M2增速在1998年下半年以及1999年初前出现了明显上行,但随着信用有效传导以及经济企稳的证伪,1999年3月之后M2增速开始下行,但M1增速继续上行至2000年然后回落,不过最终两者拐点最终也出现在2002年初。

  另外,在1998-2002年间,央行降准降息不断,当时货币政策最后一次宽松操作出现在2002年2月——基准利率下调。

  在全面确认经济企稳后,2002年6月央行开启正回购,央票发行利率逐渐上行,发出精确的回收流动性信号,长端利率拐点确认。而资金利率拐点有所滞后,出现在当年8月。

  本轮利率周期金融数据拐点领先于政策面和利率拐点约3-4个月。

  (2)2008-2009年

  2008年9月货币政策开始放松,2008年11月政府推出“四万亿计划”,央行降息降准操作到当年12月结束。

  由于财政货币政策力度较大,并且经济主体加杠杆空间相对充足,2008年11月信贷增速见底反弹,2018年12月社融和信贷增速继续出现大幅上行。

  与此同时,2008年12月M1、M2增速也触底回升。

  从贷款结构上看,2008年11月信贷数据开始改善时最主要的发力点是企业票据,进入2009年之后企业中长期贷款开始发力,其占比也开始触底回升。

  随后,基本面、政策面和资金面进一步验证利率拐点:

  2009年2-4月,投资和工业增加值数据确认改善。

  2009年7月的政治局会议提到“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正式确认了经济企稳,同时央行开始进行货币回笼并上调央票发行利率,短端利率也开始回升。

  在本轮利率拐点的确认中,货币信贷数据不仅拐点清晰明确,而且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3)2015-2016年

  本轮周期社融和信贷增速均在2015年6月首次触底,随后逐步改善,到2016年7月再次触底。

  M1、M2增速拐点首次出现时间略早于社融信贷数据,分别在2015年3、4月。

  M2增速第二次拐点则出现在2016年7月,与社融信贷数据相同。

  从贷款结构上看,2015-2016年居民中长期贷款对整体信贷增长的支撑作用较大,这与当时房地产政策放松有关。此外,2015年下半年企业票据和短贷也出现了明显的改善,2016年则是企业中长贷出现改善。

  企业中长期贷款阶段性拐点分别出现在2015年7月和2016年4月。

  综合以上信息,信用传导效果在2015年下半年已经有所体现,但实际上2016年10月2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才正式确认经济企稳,同时货币政策和宏观调控政策转向,资金利率在10月也开始明显抬升。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