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盛山。(中评社 资料照) |
中评社台北11月11日电/新冠肺炎重创全球观光产业,前华信航空董事长、现任中华科技大学航空运输研究所教授陈盛山对后疫观光发展提出台湾的观光进程时间表,2021年前以台湾岛内旅游为主,2022、2023年进入“旅游泡泡”阶段,2024年方能恢复常态旅游。
根据国际观光相关组织包含世界旅游组织(UNWTO)、世界旅游议会(WTTC),以及国际民航组织(IATA)依照疫情发展状态,均预测国际旅游将呈现Nike型方式复苏趋势,恢复到2019年水准可能需要2.5~4年。不仅如此,这项预估更会受到各国边境开放时程、跨境航班恢复状态、经济受创复原程度等等不同因素影响,整体复苏的趋势及倾向变数仍大,需要密切综合观察全球疫情变化及修正始能判断,目前尚无确定时间表。
前台中市观光旅游局局长、中华科技大学航空运输管理研究所教授陈盛山接受《旅奇周刊》专访表示,根据2020 ICAO预估:全球旅运量及营收损失惨重,亚洲及太平洋地区旅运量短少4亿2,900万人次,航运收入遽减890亿美元,美洲欧洲亚洲各大航空公司分别面临破产、关闭、裁员、资遣、减薪、无薪假等情况严重。
而台湾在后疫情时代,政府该如何辅导企业转型,以时间换取空间,从产业链的串联,到泡泡旅游的执行,都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陈盛山也透过多年的丰富经验,勾勒出观光产业恢复的预估表,提供给市场作为参考佐证。
4年区分3大阶段 从国旅稳步迈向国际开放
旅游对于台湾民众而言,一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能让紧绷已久的神经在旅途中获得释放,也让旅游成为民众心中最有仪式感的选择。而此现象从过往年年台湾“出国”达千万人次的纪录,到现在“国民旅游”市场大爆发中都显而易见。
然而国旅市场终究胃纳量有限,并无法支撑着全台数千家业者的需求,也因此观光产业纷纷将目光放在热议已久的“旅游泡泡(Travel Bubble)”上,几乎可说其开放进程将影响到观光市场的生存。
然而,旅游业者唯一的希望─台帛旅游泡泡目前仍处于破局状态,也因此市场出现许多声音认为,台湾在疫后时代不论航空及观光的发展阶段,明年都仍旧以国旅市场为主,直至2022才可能旅游泡泡出现,而恢复过往的旅游常态等至2024年。
支持此看法的陈盛山便指出,根据目前数据预估,台湾2021年前仍以台湾本地旅游为主,在报复性的“国民旅游”需求支持下,产业可朝向建构产业联盟、区域观光的整合,逐步串联整个观光产业链,打造北中南东及离岛的不同型态旅游。
而当各国疫情控制稳定后,预计2022、2023年开始进入“旅游泡泡”阶段,旅游泡泡亦可分标准型、限制型、扩张型,发展出从单边、双边到多边的旅游泡泡选择。而开放国家应先由短航程的亚洲国家开始,包括日韩、新加坡、纽澳、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公卫及医疗体系相当国家为优先开放的对象,以限人、限时、限地的方式,提供艺文、商务、观光等需求。
但要恢复过往旅游市场荣景,预测需至2024年才能恢复常态的旅游面貌,包括各国都将推出报复性的旅游行销,因此台湾应先拟定全球化的行销策略,并进行亚洲、欧美的旅游行销策略,从国旅的北中南东及离岛等主题旅游筛选、精进,同时举办各种大型国际活动,拉抬台湾的国际观光能见度。
后疫情的观光应对 在于稳札稳打打开市场
由于COVID-19影响全球海陆空,各国航线中断停飞停驶,加上机场关闭、边境封锁,乘客纷纷取消观光与商务旅行,让全球旅运业面对百年不遇的巨大萧条,但该如何克服?陈盛山表示,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发生,这是现实问题,而台湾不论中央、地方政府及观光企业界如何面对后疫情,都需要周详的讨论,若明年能提前展开“商务及观光泡泡”,绝对是乐观其成,但仍需要端视全球疫情、疫苗施打普及率、公卫医疗防护及各国经济承受力而定,才能创造更稳定的产业发展。
陈盛山指出,后疫情观光进程的策略应采取稳札稳打,如旅游泡泡(TravelBubble)部分,基于国对国的医疗及检疫的能力与能量之评估,进行单边或多边协商,进而开放国家边境。实行对象部分则以滞留海外的国民、外籍外交官、具有从事医疗、商务行为者,以及小团体观光旅游。而许可条件方面,在旅游泡泡前,24~96小时进行新冠病毒检测,旅客须持有健康状况声明书,至他国后,方可进行免隔离或7天隔离等旅游行为。而开放旅游泡泡最大前提在于,旅游泡泡、经济发展与疫情风险管理平衡的考量,才能达到令旅客放心的安全旅游。
中华科技大学航空运输研究所教授陈盛山经历:
˙“交通部”参事
˙“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参事
˙高雄市政府“观光局”局长
˙高雄市轮船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中国验船中心董事
˙华信航空董事长
˙华储公司董事长
˙亚洲航空独立董事
˙长荣大学航运管理系讲师、兼任助理教授
˙中华科技大学航空运输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中华科技大学航空服务管理系暨观光餐旅系教授
˙台中市观光旅游局局长
现任中华科技大学航空运输研究所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