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北约为何成为世界动荡之源
http://www.CRNTT.com   2022-04-10 18:10:33


  中评社北京4月10日电/据光明日报报道,在乌克兰危机陷入外交和军事僵局时,上月底在布鲁塞尔举行的北约特别峰会提出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增加北约部队在波罗的海、东欧和巴尔干半岛的军事部署,增加北约成员国军费占各自国内生产总值占比,这个添油拱火的“三增”方案就是口口声声表示希望“找到和平方式尽快结束这场战争”的北约,为解决当下俄乌冲突开出的“药方”。

  北约这一冷战遗产,依托相当数量的核武器及庞大的常规军事力量,成为当今世界唯一具有全球军事行动能力的军事组织,在国际安全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北约多年来固守排他性、绝对化与持续泛化等一系列错误安全观念,靠人为制造危机作为组织存续的合法性依据,无法为地区提供包容性的安全合作架构方案。2021年北约布鲁塞尔峰会,更是在事实上中国对任何北约成员国都不构成安全威胁的情况下,诬称中国对北约造成“系统性挑战”。实践证明,北约正加速沦为地区与全球动荡之源。

  过分强化集团安全,通过挑动战争、制造冲突,将北约内部团结与存在价值的维系建立在地区伤痕与无辜平民的血泪之上。

  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正式成立。整个冷战时期,北约的根本目标始终是抗衡苏联领导的华沙条约组织,遏制苏联的“共产主义扩张”。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华约解散、苏联解体,但头号宿敌的消失与欧洲安全形势的剧变并没有使北约迎来“历史的终结”。

  后冷战时代,北约一味强调“成员国的安全仍需受到联盟护卫”,固守排他性色彩极强的“自安全”与“集团安全”观念。这一超级军事集团不仅对世界和平没有发挥积极作用,相反,世界大部分冲突和紧张的局势都与它有关。美西方国家将北约的存续建立在侵犯南斯拉夫联盟主权、发动科索沃战争上,滥用反恐、保护人权等挑起阿富汗、伊拉克、利比亚战争,也使北约进一步沦为进攻性军事集团。

  冷战结束至今,北约先后通过三次“战略概念”更新。北约“战略概念”演变,理论上是从履行使命、扩展功能与吸纳成员等多维入手,推动北约变革转型。但现实后果却是,北约在失去全球制约力量后,渐进式地对外部危机进行干预合法化,将武装干涉他国内政、先发制人提升至战略层面,不断突破联合国安全底线。为维护组织存续,北约以本集团安全判断为导向干涉他国内政,对外军事行动次数与烈度显着增长。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