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护航索马里 中国“蓝水战略”终成形
http://www.CRNTT.com   2009-01-03 20:41:48


 
四、无关中国威胁论 展现负责大国形象

1、远洋行动慎之又慎 意在“护航”而非军事“打击”

  在反复思考幷有很大保留的情况下,中国领导人同意参与这样一个高姿态的国际性冒险。他们本质上是极为谨慎的,他们不太情愿在世界舞台上大显身手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对外政策长期以来的指导原则是不干涉别国内政。北京不想给其他国家干涉本国内部事务(西藏、台湾等)以藉口。其次,它对施展外交影响时做事过头或太过张扬感到不安。长期以来它倾向于一个观察者的角色。但随着中国的商业利益延展到非洲和更远的地方,它发现必须为保护自身利益承担责任,也开始评估是否要在国际性危机中扮演更积极角色。中国领导人面临的挑战是,如何展示其不断增长的经济和军事力量,同时不引发国际性恐惧和愤怒。(英国《泰晤士报》)

  显而易见的是,中国派出军舰的表态是非常谨慎的。何亚非使用的是“护航”一词,而非美国、欧盟、俄罗斯等国出动军舰时所惯称的“打击”。参与“护航”,意味的是对本国船只的保护,而不会对海盗采取主动;而“打击”行为却带有主动的攻击意味。显然,中国的谨慎,既是军事外交上的“韬光养晦”,更是为了不给某些热衷宣扬“中国威胁论”的人有新的炒作题材。(香港中评网)


2、中国远非军事强国 舰队护航意义无须高估

  对大多数中国民众而言,本国军舰终于驶出“黄水”,远航执行任务,其里程碑式的意义远远超出护航的职责,值得欢欣鼓舞,但与欧美等军事强国相比,中国海军显然还很落后。据大陆网站的民调显示,超过八成网民幷不认为中国已经是海上强国。不少人认为,“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战术思想,中国距离真正的海上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法国《欧洲时报》)

  解决索马里海盗问题,仅仅靠军舰是不够的。正如何亚非所说,“索马里海盗现象不是孤立的。海盗猖獗只是索马里政治、经济、社会、人道各方面深刻危机的表像。国际社会要重视打击索马里海盗,更要重视铲除海盗产生的根源。”所以,关注中国派出军舰护航,恐怕重要的是其立场和态度,而非所谓军事上的“实力展示”。(香港中评网)


3、切实履行大国义务 勿用有色眼镜看待中国

  由于中国海军会对在亚丁湾及索马里广阔水域吃力维持秩序的国际力量助一臂之力,因此,外界对中国派遣军舰的反应相当正面,没有出现一些中国专家此前担心的“中国威胁论”的喊叫,尽管有《纽约时报》这样的报纸刻意强调“这将是中国首次主动向太平洋以外部署军舰”,但多数西方媒体及官员认为,这次行动显示中国是“负责任的全球玩家”。(香港中评网)

  尽管中国再三为此行“消毒”,搬出国际法,为海军军舰的远航赋予“合理、正当”化,但是仍无法平息对中国炫耀武力的猜忌;不仅外人如此以为,连新浪网的调查,也有多达57%的网民认为中国此举是为了“彰显中国的海军实力”;而且,中国海军将领在行前的新闻发布会上,不否认正在认真研究建航空母舰,更是加深了人们的这个想法。

  国际社会尤其是美国,一直希望中国发挥大国的作用,多多参与国际事务作出贡献,而今,中国展现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协助国际社会维护索马里海域的安全,却又被解读为“中国海军全面进军海外的信号弹”,说句公道话,这对中国公平吗?往“好”处想是,中国的实力已不容各国忽视,因此她的一举一动都成为人们探论的焦点;往“坏”处想是,正因为中国“树大招风”,使得“恐华忧华”的心态一直无法消除。(马来西亚《星洲日报》)

  尽管中国目前尚难称作“海上强国”,但一个“强国”幷不仅仅体现在军事力量上,还有其在国际事务中所担当的职责。经过改革开放30年来的“韬光养晦”,此时当是中国在国际舞台上“有所作为”的时候了。对于中国这次护航行动,西方社会既有官方欢迎的“掌声”,也有舆论关于“中国威胁论”的“杂音”。而中国只需沿着既定的航线前进。中国社科院美国所研究员张国庆曾说:“现在很多大事美国人不在场,全世界要习惯这一点”。同样,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中国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国际事务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职责,也需要世界习惯,更需要世界各国的信任。(法国《欧洲时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