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保增长稳民生 危机中更重安民
1、困难挑战前所未有 “扩内需保增长”当务之急
截至目前,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深未见底,不仅重创全球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也日益明显。中国经济已经是连续六个季度放缓,数千万人失业或者无法就业,足以让敏感于“社会稳定”的中国政府寝食难安。最近以来,中国领导人多次以“极其严峻”来形容经济形势,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更称之为“我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
再比较一下去年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基调,我们就更容易感受到,中国经济随着外部形势而急转直下的事实。在去年的人大会议上,温家宝誓言要控制借贷和资本供应量,以此抑制投资过热和经济增长过快的趋势;而在昨天,除了重申4万亿经济配套之外,温家宝还宣布多项“保八”措施,包括9080亿元人民币的中央政府投资,还有高达9500亿元的预算赤字,后者为60年来最高。(日本《东方时报》)
温家宝坦言,“经济增速持续下滑,已成为影响全局的主要矛盾”,“扩内需、保增长”是当务之急。报告更意识到农民工和大学生的失业率攀升等民生问题给社会稳定带来的风险。加上今年是新中国建国60周年和各种敏感纪念日的汇聚之年,报告话里话外无不透出社会政治局势严峻的冷静判断。(北京中国网)
2、“保增长”更重“稳民生” 中国实施经济战略转型
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3日宣读的工作报告,让外界窥见了中国领导层今年的决策思路:在全球金融危机冲击的大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理念不动摇,治国真意在于“安民”。不难发现,今年的两会向中国民众乃至全世界发出了一种信号:中国正推动“经济”和“民生”的和谐发展。
幷且,温家宝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救市与发展“路线图”,还有一个宝贵的亮点:即在危机面前不限于就事论事、四处救火,而是十分重视长远发展,力图化挑战为机遇,同时使各领域改革走向深化。除了围绕“保八”做文章,温家宝报告把“调结构、上水平”、“抓改革、增活力”、“重民生、促和谐”等同列入今年政府工作的四大原则。报告中对今年社会保障领域进步浓墨重彩的勾画说明:中国政府意识到,只有解除民众在“保障”上的后顾之忧,才能促进消费,促进经济向“内需”转型。(香港中评网)
从两会的种种信息中,我们大致可以看出中国政府的基本思路,那就是把追求长期目标与解决眼前困难相结合,把扩大内需与改善民生相结合。“保八”是目标,保民生是基础。因此,在四万亿配套中,除了基建投资占1万5000亿之外,其余大部分资金将投入民生和教育项目上。将“保增长”与“保民生”挂钩,在本质上是实施经济转型战略的前奏。多年以前,中国政府就在试图改变经济增长方式,以减少对外部市场的依赖,但因为当时国外市场一直需求旺盛,有钱可赚,结果导致转型战略难以迈出大步伐。直到外部市场萎缩之后,内需不足的缺陷才更加凸显,这是过去多年不重视培育内部市场的后果。现在,中国政府似乎已痛定思痛,决心乘势启动经济转型的进程。(新加坡《联合早报》)
3、老问题面临新形势 保就业成两会焦点议题
受金融危机影响,今年就业形势异常严峻。前不久,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向外界坦言自己最担心的两件事,一是大学生就业,二是农民工返乡。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不久前表示,今年的就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今年的高校毕业生再加上往届遗留人员共有700多万人需要解决就业,这已成为当前就业的首位工作。而且,由于经济下行造成的农民工失业问题,其严重程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料。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日前表示,春节前大约有2000万农民工失业返乡。农民工大规模的显性失业,在改革开放之后,这是第一次,极具深长的意味。它犹如历史的一个中断点,折射着全球化语境下中国外向型企业乃至出口依赖型经济的困境。(上海《第一财经日报》)
在今年两会期间,保就业成为代表委员以及公众关注的焦点。就业不仅被致公党中央提交为今年政协的“一号提案”。截至3月8日下午2时,政协共收到提案5571件,经审查,立案5035件,其中教育方面的提案最多,共657件,就业提案为632件。13日会见中外记者时,温家宝指出,“就业不仅关系一个人的生计,而且关系一个人的尊严。”(北京中新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