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越反越恐 “后拉登时代”考验美国战略
http://www.CRNTT.com   2011-05-07 07:48:38


 
三、基地未伤元气 拉登之死拉响警报

1、恐难终结基地 击毙拉登仅具象征意义

  多年来,尽管本.拉登真身难现,但作为恐怖组织和恐怖主义的一个“象征”,他发挥着实际的“精神”影响力。伴随着本.拉登的死亡,这个符号消失了,是对“基地”成员的一个心理打击。但是,近年来本.拉登只作为“基地”组织精神领袖存在,很少直接指挥恐怖袭击。他的死难以使美国走出“反恐战争越反越恐”的怪圈。(香港中评网)

  美国不少专家认为,“9.11”事件后,以本.拉登为主脑的“基地”组织核心与它的分支机构早已不是指挥和被指挥的关系。“基地”组织分支早已“去中心化”,仅仅在信仰和士气方面依赖“基地”组织核心的支持和激励。而且,包括“基地”组织在内的伊斯兰恐怖网络相互之间,存在着种种意识形态层面的分歧。因此,本.拉登之死对伊斯兰恐怖组织的打击,更大的是在士气上,而不是在结构上。

  卡内基和平基金会近东和南亚问题专家斯蒂芬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9.11”之后,本.拉登没有亲自卷入到具体行动的策划中去。这也意味着,本.拉登之死并不会影响“基地”组织各分支以及其他恐怖组织正在策划或准备策划的恐怖袭击。“基地”组织分支以及极端伊斯兰主义若要发起恐怖袭击,并不需要通过一个中心组织来进行统一策划。因此,本.拉登被毙对伊斯兰恐怖组织的打击,更多的是在士气上,而不是在结构上。美国及其盟国面临的反恐形势依然严峻。(北京《中国青年报》)


2、基地扬言报复 本.拉登之死成了“双刃剑”

  奥巴马认为,世界将因拉登死亡而变得更安全;然而,美国举国欢腾“正义终得伸张”之时,世界各地却提高安全警戒,拉登或已为其狂妄偏激的行径偿命,基地组织却可能已吹响复仇的号角。分析人士认为,本.拉登被打死是一把“双刃剑”,美国因此也面临恐怖组织进行疯狂报复的可能。(台湾《中国时报》)

  5月6日,“基地”组织在互联网上发表声明,证实其领导人奥萨马.本.拉登已经死亡,并誓言发动报复,要让美国等国“欢笑变成悲痛”,“血泪交加”,酝酿着在“9.11”十周年之际采取行动。(北京《经济参考报》)

  华盛顿近东政策研究所的反恐和情报专家莱维特表示,拉登遭击毙可能令“基地”组织暂时群龙无首,但恐怖袭击的威胁不会消散,个人或小型极端组织发动的报复行动短期内可能激增。同时,拉登的可能继承人为了搏出位将加速行动;其他受到拉登言论鼓动的塔利班也可能决定单独展开报复行动。不过,美国打死拉登也有抵消作用。莱维特也表示,正在策划袭击或打算展开报复袭击的激进分子,都会心生胆怯而更加小心翼翼,“他们会假定一切都被渗透、害怕讲电话、害怕使用信使”。短期来说恐袭规模将较小,而且策划时间不会太长。但是,这类个人恐袭行动也可能致命。(广东《21世纪经济报道》)


3、“基地”与时俱进 后拉登时代反恐不轻松

  对于美国来说,后拉登时代的反恐任务并不轻松。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9.11”恐怖袭击的时候,基地组织只有大约200名成员;但今天,基地组织已经更为庞大,活动范围也更加广泛。独立的分支力量已经在也门、索马里和其他地方涌现。其中,奥拉基作为新一代的领导者,已经掌控了部分恐怖主义活动的网络,是负责“基地”组织人才招募与培训的高级领袖。同时,奥拉基习惯运用现代媒体技术,他拥有自己的博客、Facebook主页,YouTube上也曾有很多关于他的视频。他可以通过互联网宣传自己的观点,因此也有人称之为“网络拉登”。相比之下,基地组织现任二号人物扎瓦希里的“赫赫功绩”大多在“9.11”之前建立,“9.11”之后则“乏善可陈”。而奥拉基似乎比扎瓦希里的威胁更大。

  《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认为:“随着本.拉登的谢幕,奥拉基现在可能地位更加显赫。这足以让美国官方警惕。而美国政府能否搜查到奥拉基的行踪,不仅仅取决于美国官方的努力,也取决于也门政府对待恐怖主义活动的态度。既然恐怖主义活动具有跨国特征,那么国际间的合作就显得尤为关键。” (北京《中国经营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