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曹操墓真伪疑云 考古乱象暴露无遗
http://www.CRNTT.com   2010-01-04 23:19:41


 
四、学术与利益相结合 考古界丧失公信力

1、学术研究牵手利益部门 考古乱象屡见不鲜

  近年来,由考古引发的乱象不时可见。老山汉墓尚未发掘,某电视台便大肆渲染,为直播“造势”,最终因墓已被严重盗挖,直播被迫取消;杭州近郊彭公村发现一个大土墩,有文物专家怀疑是古代大墓,当地媒体随即掀起“彭公大墓”报道热,而最后发觉,这个大土墩不过是一段普通的拦水坝;浙江余姚市发现田螺山遗址才两三天,就有媒体宣布田螺山遗址将与河姆渡遗址一起“并列申遗”;一潜水爱好者在云南澄江抚仙湖发现水下有大量人工建筑遗迹,当地旅游迅速火爆,于是这个被誉为“南国明珠”的我国第二深淡水湖,因污染物快速增加而水质恶化……(上海《文汇报》)

  而安阳县发现的东汉大墓,经权威考古专家和历史学家根据考古资料和现场考证研究,言之凿凿地称这就是曹操墓。在这个专家泛滥的时代,专家俨然成为“砖家”,很多专家一开口,网上“板砖”马上劈头盖脸的砸来。关于“曹操墓”的真伪之辩,竟然成为跨年度的大新闻,引起如此密集的关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高星认为,现在的学术研究机构与利益部门的关系若即若离,很容易被本能地怀疑成是地方政府的炒作行为,是为了商业目的。(湖南红网)


2、垄断曹操墓真伪话语权 考古背离学术精神

  而在曹操墓真伪争论之中,河南省考古队队长潘伟斌先生的回答是:“马未都是搞鉴定的,不是搞考古的。人大那位(专家)也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员,国家为什么不请他们当考古专家,因为他们的水平还不够火候。”(湖南《潇湘晨报》)

  倘若认为考古结论有足够的信心,就该不惧质疑,心平气和地对待来自各方面的“吹毛求疵”,毕竟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如果拿出高姿态,主动邀请国学、鉴宝等专家来鉴定、论证,不但表现出严谨的科学态度,而且能够彻底消弭公众的存疑,使得定论更为“板上钉钉”,岂不更加完美?

  遗憾的是,有关考古人士对专家的质疑不但不屑一顾,甚至于百般嘲讽,这就难免会给人心虚、不踏实甚至急功近利的感觉。谁都知道这样的考古发现一旦最终定论,对于“考古队”以及方方面面意味着什么,潘领队表现得如此心急、不能自已,莫不是担心“曹操墓”结论被推翻,煮熟的鸭子飞了?(广东《羊城晚报》)

  有关“真假曹操墓”,现在最需要的就是质疑,这种质疑不是考古学专家的“自说自话”,更不能连搞文学史和收藏的专家也被排斥掉。很难想象,仅仅是考古专家的结论就能够给我们一个权威的结论。或许从考古知识的角度看,考古专家是权威的,但再权威的专家如果被利益所牵制,也会得出一个忽悠人的结论。从这个意义上讲,“真假曹操墓”最需要的恰恰是质疑,唯有多方质疑,专家才不敢作假,利益方才不敢利用专家来忽悠公众,我们才能最终清楚事实真相。(陕西《华商报》)


3、墓葬真伪早已无关紧要 曹操墓沦为娱乐秀

  大众关心的不在于具体墓葬到底在哪里,而在于安阳那边的到底是不是曹操墓?到底有什么充分的理由认定?考古是一项严肃而寂寞的事业,但是在市场经济的浮躁气息之下,考古似乎也变得娱乐起来。缺乏考古专业训练和文史知识积累的公众,大可不必被这一场口水仗弄得心生惶惑,因为这压根就不是一场严肃的学术之争。一边挖墓一边就敢于宣布这是谁谁谁的墓,没有这等派头的学术。(浙江新闻网)

  事到如今,曹操墓甚至不是一个文化的话题,它不需要去解决什么历史的悬案,关注它的人,目光直逼隆隆运转的现实。回忆一下,当年周正龙宣称发现“周老虎”的时候,当地政府何尝不是欢欣鼓舞,以至于官员不惜以官帽担保它的真实性。结果我们已经知道了,动机则掩藏在一个巨幅广告牌上:“听华南虎啸,品镇坪腊肉”。尽管曹操墓是被盗挖过多次,但那又有什么要紧,只要它被认定,只要它在那里,它立刻就能魅力附身。学术的问题让专家们唇枪舌剑去吧,芸芸大众不妨将这一切看做一场娱乐秀。(湖南《潇湘晨报》)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