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评社北京4月6日电/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强调,要推动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组建国有资本控股、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石油天然气管网公司。对于天然气产业来说,管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管网决定市场范围、管网决定发展空间”。因此,组建国家管网公司势必给中国天然气市场带来深远影响。
经济日报发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高级经济师刘满平文章表示,2004年西气东输一线工程正式投产拉开了中国全面应用天然气的大幕,天然气消费量年均增速超过16%,天然气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天然气产业发展也存在诸多矛盾和问题。去年9月份国务院印发的《关于促进天然气协调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当前中国天然气产业发展存在9大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中有6大问题与管网密切相关。主要原因在于,目前中国天然气管网主要掌握在少数公司手里,而且相关公司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模式,凭借上游资源和管网资源优势,其它市场主体难以进入。
文章分析,具体体现在天然气管网上,主要是两大问题。
一是由于管网建设审批的前提是必须落实气源和市场,现有石油企业上游绝对垄断,制约了其他主体开展长输管网投资,导致管网建设存在短板。从横向上看,截至2017年底,中国建成运行的长输天然气干线管道密度只有7.3米/平方公里,分别相当于美国、法国、德国的1/8、1/9和1/10。从纵向上看,2015年至2018年间,中国天然气管网里程年均增速为5.9%,与“十三五”规划年均增速10.2%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
二是由于不同的管线由不同企业投资建设,建成后的管网基本相互独立运营,导致长输管网之间、长输管网与省管网之间、沿海LNG接收站之间互联互通程度较低,缺乏统一调控机制导致协同难度大,缺乏统一整体规划导致重复建设。资源“南来北往”致使管网运行效率低、统一监管难度大、执行力低,难以实现管网开放和公平竞争,最终导致输配环节层级多,终端价格高。
文章认为,此次国家决定组建国家管网公司,迈出了天然气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意义重大。一是能让现有国有油气企业资本支出更集中在勘探及提升产量上,还能让更多市场主体进入上游勘探开发或者从国外进口,使得国内供应主体更加多元化,提升天然气供应能力。终端用户也将有更多选择机会,终端消费市场竞争将更加充分。二是不仅可以引入民营资本,拓宽管网建设资金来源,还可以通过资本化、证券化渠道,上市募资广泛引入社会资本,从而释放管网投资建设的巨大潜力,改善管网投资建设的效益。三是有利于实现管网全面互联互通,能够从全局层面考虑气源潜力和市场分布,减少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还有利于减少管网运输层级,实现“全国一张网”,降低管道运输价格水平。四是天然气市场供给方、用户以及中介服务机构数量增加,性质更加多元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有利于推进天然气价格市场化改革。
也要看到,中国天然气产业多年来所积累的问题,不能指望在短时间内就完全解决;而且,国家管网公司正式运行后还可能面临其它问题。比如,未来管网建设的压力,天然气市场供求矛盾放大,保供责任划分等问题,管网公司垄断行为的监管,与省管网公司以及储气库、接收站等设施的关系问题,现有资产剥离和处置问题,进口气价倒挂问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与风险,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和持续创新去面对和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