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http://www.CRNTT.com   2020-08-23 08:48:48


 
  有序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立足海洋能资源条件,以海岛开发和海上作业用电需求为导向,兼顾解决沿海地区清洁能源需求,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统筹规划,分步发展,科技创新,政策激励,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开发利用,通过自主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以海洋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电站为重点,有序推动海洋能项目建设,提升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链整体水平,补足核心技术与关键零部件短板,促进海洋可再生能源技术和装备开发,以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改造提升海洋能开发效率,大力推动海洋能国际合作,促进海洋绿色能源走出去,推动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跨越式发展。

  加速海洋新材料产业发展。目前,中国关键海洋材料依赖进口等问题突出,材料问题已成为中国海洋工程与装备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瓶颈。由此,应加强产学研结合,重点开发生产海洋防腐涂料、海洋无机功能材料、海洋高分子材料等新产品,推动海洋新材料的应用和发展。积极打造多家以海洋新材料产业为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促进人才、基地、项目协调发展,推动知识、技术、人才、资金、政策等要素聚集,加速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建设一批海洋新材料产业基地,增强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推进产业发展的举措建议

  文章提出,建立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国家海洋优势资源,对现有设在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中的涉海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重组,形成分布式、网络化的新型科研机构,主要功能是填补以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科学研究与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和产业化技术创新之间的鸿沟。探索全产业链协同持续创新模式,从全产业链角度梳理产品和技术的痛点和缺失,组织全产业链协同创新,建立上中下游互融共生、分工合作、利益共享的一体化组织新模式。加快涉海人才培养,鼓励高等教育机构加强海工装备、海洋新能源、海洋生物等专业学科建设,支持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有重点、有选择地开设新学科、新专业,加大教育投入和师资力量培养。

  实施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程。发挥新技术、新业态、新服务对海洋新兴产业发展的引领带动,顺应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趋势,调整政府投资方式和重点,加大对前瞻性领域投入,抓紧实施透明海洋、智慧海岛、蓝色药仓、百岛海水淡化、海洋新材料创新发展和海洋产业集群培育等一批海洋新兴产业重大工程与行动计划。

  强化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主体培育。组织实施海洋新兴产业百强计划,支持企业围绕整合创新资源加快兼并重组,开展全球化的研发布局,重点在海洋装备制造、海水综合利用、海洋生物医药等领域,打造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能够带动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海洋产业龙头企业。树立支持企业专业化发展的价值导向,加快培育一大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微企业,打造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技术或服务出色、市场占有率高的“单项冠军”。鼓励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上市挂牌,探索允许营业收入和资产规模符合一定条件的未盈利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型企业在新兴产业板块和科创板上市。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建立以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要投向的专业金融机构,开展全海洋产业链的金融服务,加强金融与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深度融合。重点支持深水、绿色、安全的海洋高技术领域,以及智慧海洋工程建设。积极构建多层次金融支持体系,满足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融资需求。进一步健全海洋政策性保险,发展海洋商业保险,提升互助保险的覆盖面。

  完善财税优惠政策。加大政策倾斜,加大对海水综合利用、海洋新能源开发、海洋工程装备设计、深海资源勘探开发、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研发、海洋产业节能减排、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财政投入和税收优惠力度。创新财政支持方式,支持和保障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

  促进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把握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球化发展的新趋势、新特点,树立全球性海洋经济战略观,逐步深化国际合作,积极探索合作新模式,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合作,提升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自主发展能力与核心竞争力。在沿海地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开发示范区,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等方面先行先试,深化管理、技术、人才、制度国际合作与交流。积极倡导开放式创新路径,推动海洋产业创新中心、科研机构和龙头企业吸纳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