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问题富豪再出事 黄光裕能否跨过“原罪门”
http://www.CRNTT.com   2008-12-02 04:09:32


 
二、黄光裕案扑朔迷离 媒体求证碰壁

1、媒体求证纷纷碰壁 “黄光裕被调查”讳莫如深
  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黄光裕被调查事件”近日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焦点。由于有关部门迟迟没有作出明确回应,使得传言猜测盛行,公众莫衷一是,媒体报道混乱,先是称黄光裕21日被传因涉及经济问题,正协助公安部门调查;也有消息称,国美电器董事长黄光裕17日因涉及经济问题被调查;还有报道说,黄光裕接受了两天调查,21日就结束了。包括新华社、香港《大公报》等多家媒体都在试图向国美公司、警方等多方面求证该消息,然而,不仅警方拒绝回应,国美公司也迟迟未对此事发布正式公告。(上海《每日经济新闻》)

  事情早在11月22日,在股市休息的日子里,由香港一家媒体最先爆料,因涉及经济问题,国美电器的董事局主席黄光裕于20日被警方带走调查,据传,黄光裕被调查的起因为“涉嫌操纵市场”,即黄光裕涉嫌操纵其兄长黄俊钦控股的*ST金泰的股价。这些消息在网上被热炒,成为周末里最热的话题。

  此后,北京、上海、香港等多家媒体的记者纷纷向国美公司求证该消息,国美电器公司诸多高管的手机或者无法接通,或者接通后不予回应,甚至还要求记者不要报道该消息,还有的人士透露说国美电器公司的管理层已下达命令,不能对外透露任何有关黄光裕的消息,直至事情明朗化为止。11月24日中午,国美公司在给新华社发去的声明中仍然强调“国美电器管理层正在核实相关情况,目前国美电器没有接到任何部门与本传言有关的法律文件”。(北京《北京晚报》)

2、暴露信息披露缺失 国美危机公关难尽人意
  就在黄光裕事件被媒体披露后,传言的版本越来越多之时,截至11月26日下午5时,国美电器仍未进一步公告说明,只是在24日公告表示正在核实。对于如此明显的信息披露缺失,上海法律专家指出,国美电器未及时公布黄光裕信息,涉嫌构成对股东的欺诈行为。

  一家上市公司如此进行信息披露,是不应该的。投资者等待的确切消息,是上市公司正式的公告,而不是说法各异的媒体报道。虽然黄光裕事件较为敏感,被调查的原因可能尚未有适合公布的定性说法,但对于黄光裕有没有被带走调查,国美电器怎么能长达三个交易日失语?公司对大老板的下落都难以给出答案,如何让投资者信任?(北京《中国经济时报》)

  对国美电器来说,黄光裕事件是一个危机事件,考验其危机公关的能力。国美发言人何阳青24日表示,“黄光裕是国美的发起者和大股东,但不是国美的全部”。可在外界看来,国美电器的危机公关显得苍白无力。连媒体追问、股东关心的黄光裕的下落都不能在第一时间给出答案,又怎么将国美电器与黄光裕事件“切割”?从新浪网的调查来看,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美电器的商誉。截至26日下午5点,约有4.9万人次参与调查,其中,53%的网民对国美电器的品牌信誉因此产生“怀疑”,持“信任”和“没什么影响”观点的分别约占29%、18%。(北京和讯网)

3、事关社会公众利益 媒体采访不应面对“冷脸”
  从新闻学的角度看,黄光裕身为中国首富,其接受警方调查,具有足够的新闻效应。但对于黄光裕近几日的情况,各家媒体的说法幷不一致,个中原因自然是媒体缺乏可靠的信息来源。最可靠的消息来源,自然是公安机关,但迄今为止,仍然没有公安机关对此作出明确的说明,这导致各家媒体在报道黄光裕一事上,用语模糊,用词各不相同。除了警方的权威消息外,来自黄光裕所在的国美电器方也始终不予回答,缺乏权威消息,又缺乏了侧面佐证,自然让媒体只能在有限的消息渠道获知的信息中,小心求证。(北京《新京报》)

  作为2008年的中国首富,黄光裕不仅拥有香港上市公司国美电器35.55%的股份,市值140亿元;同时拥有零售类非上市公司100%的权益。国美电器集团在全国近300个大中型城市拥有1300多家直营门店,旗下拥有国美、永乐、大中等全国性和区域性家电零售品牌,黄光裕旗下还包括北京鹏润地产控股有限公司,在北京开发了鹏润大厦、鹏润家园、国美第一城、明天第一城等地产项目。被绑在“国美”链条上的供应商、员工、股东、业主要以百万计,黄光裕是否出事了,能否尽快得知这个问题的确实消息,对这些人来讲,是至关重要甚至是事关身家性命的大事,而国美公司迟迟不给回应,这就难免造成某些供应商已经开始天天在国美公司门口等着要钱的局面,而购买了国美股票的股东更是心焦:买还是卖,这都是个问题。有关部门以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的说法搪塞媒体疑问,把本来应该公开的事情搞得神神秘秘,实际是对人民知情权的不尊重。(北京《北京晚报》)

  其实,黄光裕们被关注绝对不是一个个体现象,2005年先后传出的健力宝原董事长张海被拘留、科龙原总裁顾雏军被拘留,今年年初传出的中大恒基原董事长刘益良被拘留等消息都是首先由线人爆料,然后经媒体多方核实才慢慢还原真相的,在求证过程中,媒体同样遭遇了很多“冷脸”,其实,媒体关注这些信息,幷非要炒作,而是因为它涉及到公众利益。(上海东方网)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第5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