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考林于去年10月26日登陆纳斯达克,但“蜜月”刚过不久,就被指控报告虚假、信息披露有误,受到海外律师连环诉讼。又如今年5月11日上市的世纪佳缘,IPO之夜更改招股说明书,受累于“造假门”。更有美国龙昌会计师事务所于今年3月初开始,向美证交会举报了自己的4家中国客户财务造假,进一步加剧了中国概念股的信任危机,以至不少美国投资者与机构因此疏远中国概念股。
对于中概的连续大跌,当当网李国庆6月8日10时30分发布了一条微博,并分析了四点原因:“一是两家公司因假账被停牌;二是互联网泡沫;三是上市前吹牛皮,上市后业绩没达成;四是马云对支付宝变股"土改"。这些导致投资人丧失对中国股信任,纷纷出售中国股。我相信业绩是决定股价的最重要因素,当然需要时间被认可。”李国庆微博中提到的“两家公司”是指东南融通和嘉汉林业。
买过去与买未来的区别
出现了频频遭遇停牌,甚至摘牌的,这反映出中国企业在美国还是有点水土不服,国内上市公司和拟上市的公司很多理念上有差异,比如说信息披露方面,美国是非常严格的,必须要实时做披露,而国内的公司,喜欢以这个那个尽量能够少披露就少披露。
对于这一点,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仲继银表示,整个国内企业对资本市场的理解,以及国内资本市场制度结构跟美国差异很大。在国内上市的时候是严把门槛,很多方面被包装的很好,可以说是“严进宽出”。但是美国是宽进严出,也是持续的、越来越严格的,越上市以后,盯着上市公司的人越来越多,可能比开始造假的难度又越来越大,一次造假容易,多次造假、持续造假很难。
目前,一些国内的公司,还没有充分的了解美国监管的体系以及它的资本市场的特点,想看到别人能够融到很多的资金,也想去试一试,结果遇到了搁浅的状态。一方面,这是对监管体系、上市环节的认识不够。另一方面,对资本市场的力量认识也不够,国内没有做空的力量,监督造假的人没有动力,勇敢的去揭。美国的做空机制在里面,有重大的利益,有一点怀疑就有人跟进,市场的力量,这种揭露的力量特别强。
面对目前这种中国概念股纷纷赴美上市又纷纷遭遇红灯的情况,有业内人士建议,有赴美上市的公司研究海外资本市场与国内资本市场的区别,“国内的资本市场就是在买过去。”根据证监会的规定,在上市前3年连续盈利,且3年净利润累计大于等于3000万元,3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超过5000万元或者3年营业收入累计超过3亿元。一旦上市成功就高枕无忧,只要每年交出漂亮的业绩报告就万事大吉。“但是,美国的资本市场可以说是买未来的市场,看的是运营能力,诚实的财务报告和及时的信息披露至关重要。所以,打算赴美上市的公司一定要清楚海外资本市场和国内资本市场的区别,考虑清楚再决定是否要海外融资。”(时间:6月13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文章标题:中国网络概念股在华尔街还能走多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