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7年4月,铁路部就曾宣称,我国自主研发的自动闭塞系统,可以控制同一条铁路上多列动车组安全间隔时间,防止列车追尾事故的发生。据央视记者报道,当时铁道部在胶济线进行的最后一次高速动车组运行安全测试取得成功,此举被视为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的安全准备工作全部就绪的标志。报道称,我国动车组的驾驶通过车载计算机进行全自动控制,从时速200公里到列车停止只需要55秒。这套车载监控系统能使司机对列车运行状态了如指掌。不仅如此,这一系统还可以控制同一条铁路上多列动车组安全间隔时间,信息通过钢轨传送到动车组的车载系统,防止列车追尾事故的发生。
还有雷击问题。在这次D3115次车遭雷击失去动力而停车的同时,另一列从厦门至杭州的D3212次列车也在D3115次列车事故现场附近遭雷击停驶。而就在前不久,刚通车不久的高铁也因雷击分别在山东境内和镇江区域停驶。可见,外接电源已成为高铁、动车安全运行的大问题。如果雷击致停驶的问题尚未解决,或者没有万无一失的应急预案,我们的高铁和动车就没有理由匆匆上马。
这次动车追尾事件发生后,记者通过互联网查看了发生在德国的一次列车事故调查。1998年6月3日,德国一列时速约200公里的ICE1型高速列车在下萨克森州脱轨并解体,造成101人死亡,88人重伤。事故发生后,铁路、司法等部门及媒体作了详尽调查并公布了事故的所有细节,包括检测人员的构成、检测仪器的选择、当事人的回忆、司法起诉的程序,甚至通过动漫还原了整个事故的过程。这段47分钟的纪录片让包括笔者在内的所有观众对那起事故一目了然。这种将重大事故完全公开的做法不仅对责任部门是一种警示,更是对公民权的一种保障。很遗憾,我们至今尚未引进这种机制。(时间:7月25日 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