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笼审”强人穆巴拉克
http://www.CRNTT.com   2011-08-04 10:41:36


 
  1981年萨达特总统遇刺后,穆巴拉克作为军方领导人成功地稳定了国家政权,最重要的是,他顶着阿拉伯联盟对埃及的抵制,坚持了与以色列和解的路线,并以更加灵活的姿态出现在国际社会上。最终在1982年,作为对埃及和平姿态的回应,以色列将西奈半岛归还给埃及。同年,埃及还恢复了和苏联的正常关系。 

  穆巴拉克的务实外交为埃及赢得极大的国际空间,他同时为白宫和克里姆林宫的座上客,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冲突需要他来斡旋,来自西欧和美国的贷款和援助滚滚而来。 

埃及困局 

  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穆巴拉克的光环逐渐褪去,埃及经济陷入困难,尽管美国依旧给以大量的援助,但依然无法解决埃及极端分化和高失业问题。同时,埃及紧急状态法自1981年实施后一直未予取消,社会矛盾在重压下进一步激化。 

  很多去过埃及的中国游客都对这样的场景印象深刻,他们需要由持枪军人保护前往由外国人经营酒店的旅游区,那里富丽堂皇。但城市的另一边,埃及贫民聚居区甚至连像样的柏油路都没有。 

  “埃及的问题归根到底是寻找发展模式的失败,这是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困局。在中东除了产油国,都没有解决这个问题。埃及没有抓住发达国家产业升级和转型的机会,导致最近20年来经济发展缓慢。穆斯林国家特有的人口过快增长又导致人口非常年轻,30岁以下的人口占总量1/2以上,就业问题严峻。”吴冰冰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埃及也曾按照新自由主义模式进行经济私有化改革,但没有惠及民众,只使统治集团获益,埃及1/4的人口每天收入不到2美元。“底层民众产生了具有社会主义色彩的经济需求,这和西方自由民主没有必然关系;今年2月的青年运动不是由贫困阶层而是由中产阶级青年主导,他们都受到很好的教育,要求享受更多自由。他们的需求和底层要求公平分配财富要求相结合,带来了一种新的社会模式。”吴冰冰进一步指出。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