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品被盗,甚至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瓷器被毁,好像也不是弥天大罪。历史上,几乎所有大博物馆,都经历过名贵藏品失窃、被损坏的痛苦。2010年,意大利不少地区阴雨连绵,雨水浸泡导致庞贝古城内的一些建筑墙体坍塌,意总统纳波利塔诺称这是“意大利的耻辱”。此次哥窑瓷器被弄坏,属人为导致一级文物损坏,在故宫是首次,那我们能否称为故宫的耻辱呢?
卢浮宫的《蒙娜丽莎》在1911年就被窃贼轻易窃走。巴黎人恶搞卢浮宫不中用的安保系统的一句话是:“嘿,我要去卢浮宫,你要我带点什么吗?”现在这句话可以换成:“亲们,我要去故宫,看他们又败了什么。”且不说失窃事件中安保的低效,“哥窑门”中工作人员责任心的缺失,即使在哥窑瓷器被损坏后,故宫也没有立即上报,采取了所谓的“自查自纠”。这明显不符合要求,根据《国家文物局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办法》规定:国有文物事业单位应当在知道突发事件发生后或者两小时内向所在地县级以上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故宫不是两小时后,而是二十多天后。
故宫的管理者纵有百般理由,也不能解释清其众多“门”中的违规操作。这些违规背后我们不能说有多少贪腐、私利,但至少有一点是确定的:故宫的管理者在行为意识上,完全把故宫当做了自己的“紫禁城”。在这座“紫禁城”中,他们是“王”,无须对公众公开,无须为自己的所作所为道歉。他们对付质疑只有一个原则:你们管不着。
对于公众来说,要弄清故宫到底有多少“门”,就必须将这座某些人的“紫禁城”变成大众的“人民公园”,让一切都置于阳光之下。当然,这是一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说法,知易行难。我们对铁道部无计可施,对红十字会束手无策,我们对故宫其实也没有多少办法。我们甚至可以不乘高铁,不给红十字会捐款来表示我们的不满,但是我们让故宫不淡定的办法是什么呢?如果不能痛下决心地改革,方法还真没有。(时间:8月13日 来源:经济观察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