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的宏观税负一般比较稳定,以学者张斌提供的数据为例,2007年,美、日、德、法宏观税负分别为27.9%、28.3%、36.0%、43.5%。国际上很多学者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宏观税负远低于发达国家。1987年世界银行研究了一些国家的最佳宏观税负水平,结果也显示,低收入国家的最佳宏观税负水平为13%左右;中下等收入国家为20%左右;中上等收入国家为23%左右;高收入国家为30%左右。目前中国人均G D P为4000美元左右,即使按照中上收入国家计算,目前的宏观税负也远远超过了23%的水平。事实上,中国的宏观税负已经达到了高收入国家的水平。
更进一步,如果考察纳税人所享受的政府提供的公共品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就能够理解为什么我们和欧洲一些国家同样的税负,但税负痛苦指数却远远不同。我们看到,包括美国在内的发达国家政府支出绝大部分用于居民的社会保障,而中国政府支出中,行政管理费用所占比例远远高于发达国家。以2006年为例,我国政府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高达18.73%,而同期日本行政管理支出比重是2.38%,英国为4.19%,韩国为5.06%,法国为6.5%,加拿大为7.1%,美国高一些,也只有9.9%。
再看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在很多国家,社会福利支出是财政总支出中的最大项目,一般都在30%以上,德国更是高达71.49%。社会福利支出占财政支出比例越高,居民所缴纳的税收就越多地被用于居民,自然感觉税收负担轻。我国的财政支出中与社会福利相关的项目包括教育支出、医疗、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社会保障补助支出、政策性补贴支出和教育费附加支出等,将这些项目全部相加属于宽口径的社会福利支出,在2005年只占财政总支出的26 .11%。即使这几年民生领域的投入增多,但增幅也远远跟不上财政收入高达30%的年增幅。也就是说,就财政支出而言,发达国家主要用于社会福利,而中国大量的钱用于行政管理费用,在教育、社会保障、医疗等民生领域财政资金供给严重不足。这就是在我国政府收入比例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相当的情况下,居民对于政府收入的感受远远不同于发达国家的主要原因。
因此,无论从大口径的宏观税负水平而言,还是财政收入的支出用于居民福利的比例而言,毫无疑问,中国的税负痛苦指数不会太低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在笔者看来,中国宏观总体税负水平已经远远超越了企业和居民可以承受的范围,远远超过了目前中国经济的发展阶段,税负的高增长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转型的最大制度阻力之一。是该下决心降低总体宏观税负,大幅度提高社会福利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了,否则,转变发展模式只是一句空话。(时间:9月22日 来源:南方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