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负痛苦并不等同于单纯的税负过高,相比居民收入较高的税收负担,只是导致痛苦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更痛苦的方面,则是那么多的钱藏富于政府之后,在使用上却不受公众监督,缺少使用透明度和预算硬约束。北欧的税负比我们重,但公众抱怨却少,主要就是因为财政收入多用于民生。高税收高福利与低税收低福利都能让人接受,唯独高税收低福利绝对让人接受不了。具体到国内公众的税负痛苦,主要恐怕还不是税负过高,而是 “税无所值”:养公仆的成本太高,增福利的比例太低。
与行政支出中,茅台成本、宝马成本、旅游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相对应的是,公共服务支出占财政收入的比重却越来越低,教育投入4%的承诺可以迟到20年,全民社保即使在很低水平上也迟迟未能全覆盖,好点的公路几乎全都不姓公改姓钱,义务教育的校车计划和营养餐计划更是 “还不现实”税收增加时说“税负并不高”,增加福利时又说“暂时不现实”,财政收入不能与民生投入比翼齐飞,这才是最让人感到痛苦的。(时间:9月21日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