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AI换脸技术,有“侵犯隐私”之嫌?
http://www.CRNTT.com   2021-03-11 19:16:38


 
  值得注意的是,机器前期采集的喜怒哀乐等通用表情信息主要来源于大数据图库,而幷非换脸人的个人表情信息。这也就意味着,利用对抗生成网络技术实现的换脸仅需要不多的个人人脸照片即可。该换脸技术诞生最初大概需要300-500张换脸人的图片,而随着近年技术的不断改进,现在仅仅需要3-5张相关照片就可以生成需要的换脸照片或者视频。

  在机器学习中,生成式对抗网络的应用非常多,其最主要的用途就是生成我们想要的数据。目前大部分应用集中于视频和图像创造,例如我们在拍摄中需要一些动画或者特定场景,原本可能需要制作道具或者耗费人工进行手绘,而现在利用这一技术,则可以变得非常高效。

  问:AI换脸是否存在个人隐私泄露风险?伪视频、伪图片能攻破人脸识别系统吗?

  宋宇波:任何一种技术都存在两面性,如果单纯是为了搞笑消遣而制作换脸视频,本身幷没有太多的危害,但如果这一技术被不法分子利用,则会产生极大危害。信息被滥用、个人生物识别特征被泄露等风险,是这类软件频繁引发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对于政治人物或明星来说,将他们的脸移植到一些他们本不该出现的场景中,很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而对于个人来说,目前许多金融场所都依赖于视频线上识别来进行身份核实,如果不法分子运用深度合成中的表情操纵方法生成伪视频,则很可能造成个人金钱损失。

  2019年11月底,国家网信办、文旅部和国家广电总局等三个部门联合发布的《网络音视频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指出,利用基于深度学习、虚拟现实等新技术新应用制作、发布、传播非真实音视频信息的,应当以显着方式予以标识;不得利用相关的音视频技术“侵害他人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知识产权和其他合法权益”。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郭卫民也表示,目前《个人信息保护法》草案已经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一法律的颁布和实施,对保护个人信息安全将发挥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个人信息安全问题已经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尽管此类软件大多声明不会采集和存储用户敏感个人信息,但网友在上传个人照片给第三方后,第三方自身平台的防护系统是否安全?是否会被恶意攻破从而造成隐私泄露?这些方面都应该得到更多关注。

  就目前而言,通过App下载的换脸图片或者视频,由于计算量有限,其图像质量还比较差,仔细观察后还是存在面部不自然等问题。而那些图像质量高到可以欺骗人眼的换脸图片和视频,在相关检测算法的判别下通常也都会“原形毕露”,因此,普通用户不必过于担心人脸识别系统会被攻破。但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未来这类软件很可能对我们的个人隐私造成较大威胁,因此我们也呼吁相关法规尽快出台。(来源:新华日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