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AI换脸APP意外走红 警惕生物识别信息泄露
http://www.CRNTT.com   2021-03-11 19:19:09


 
  近年来,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以其不可复制性、可扩展性和快速性等特点在金融、安防、教育、医疗等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与此同时,该技术屡屡引发的隐私数据泄露事件,也让公众焦虑日益加剧。

  相关专家指出,生物信息具有显着的不可撤销性,这很可能加剧信息遗失带来的风险。“以往密码被窃取,可通过重新设置实现密码更改,幷提高安全防范级别。但人脸等生物特征信息是唯一且终身不变的,因此一旦被非法收集、泄露或者被非法买卖,就将导致人们个人财产、或者隐私等被公开,不仅对于个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会产生很大的威胁或不可预测的损害,而且也无法挽回或预防后续损害的发生,后果不堪设想。”

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

  对于生物识别技术所面临的挑战,业内专家指出,“在算法层,需要标注良好的大型数据集,满足深度学习模型的解释性以及实际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在硬件层,需要致力于传感器的设计与制造、芯片的设计与制造以及移动设备的实时计算的研发工作;在法律法规层面,需要政府机构不断完善相关政策,统一行业标准,保障用户隐私保护。”

  全国人大代表、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也提出了相关建议:“一是要明确必要性原则,在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替代的情况下不得采集生物识别信息;二是归口管理,在公安或者网信系统增设专门的数据保护部门;三是设置必要门槛,杜绝任何企业都可以染指公民生物识别信息的现状,乃至参照身份证管理,原始数据统一由国家掌控。”

  生物识别技术的信息安全问题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可以看到,我国在个人信息保护层面的立法也已提速。例如《民法典》将自然人生物识别信息列为个人信息;《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更是加入了与生物信息进行搜集、传输和存储相关的条文。2021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也被列入了全国人大重点立法工作。相信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机构、企业和个人参与其中,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将逐步走向健康、高速、安全。(来源:中国电子报 作者:宋婧)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