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电子烟迎来最强监管 野蛮生长过后便是死亡?
http://www.CRNTT.com   2021-03-25 17:37:53


  3月22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显示,为加强对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的监管,工信部、国家烟草专卖局研究起草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的决定(征求意见稿)》,将在附则中增加一条,作为第六十五条:“电子烟等新型烟草制品参照本条例中关于卷烟的有关规定执行。”工信部称,此次修改主要考虑是推进电子烟监管法治化,符合电子烟产品特性以及当前国际监管的通行做法,增强电子烟监管效能。

  这意味着,一旦征求意见稿通过,诞生十余年幷占据全球95%产量的国内电子烟行业将真正被关进监管的笼子,其野蛮生长势头也将就此戛然而止。面对重磅消息,国内外资本市场上的电子烟概念股迎来大地震。当地时间22日(北京时间23日),在美股上市的行业龙头雾芯科技暴跌47.84%。公开资料显示,其旗下电子烟品牌RELX(悦刻)国内市场占有率超六成,专卖店超过4500家。23日,在港交所上市的另一家行业龙头思摩尔国际暴跌27.218%。与此同时,A股电子烟概念板块也普遍下跌。

  自从电子烟2003年在中国诞生以来,它就以戒烟产品或烟草替代品的形象出现在公众视野中,幷一直不遗余力地打造着“安全”、“时尚”等标签。长期以来,电子烟在国内既不属于医药产品,也不属于烟草制品,而是被看作电子产品,幷轻易地吸引了大量青少年“入坑”。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9年的调研推算,我国15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电子烟的人数已超过1000万,其中15-24岁年龄组的使用率最高。

  与其他电子产品不同的是,由于行业规范缺失,大多数电子烟处于“三无”状态,即无产品标准、无质量监管、无安全评价。而低门槛和暴利等特性,也让电子烟近年来站在了风口上,受到资本热捧,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资料显示,中国电子烟企业已从2013年的4万5千多家,快速增长至目前的超过17万家。

  与此同时,电子烟的安全性一直备受争议。除个别产品型号外,绝大多数电子烟产品都含有尼古丁。医学研究表明,虽然尼古丁本身幷不致癌,但它可能起到“肿瘤诱发物”的作用,可能参与恶性疾病和神经退化的生物过程。长期吸食电子烟也同样会产生尼古丁依赖。而2019年美国爆发的“电子烟肺炎”事件,让电子烟“安全性”进一步蒙上阴影,也向电子烟消费者敲响了警钟。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