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盛行靠海内外信息不对称进行学历包装,为了打击这种现象,2003年教育部出台了《中外联合办学条例》,而陈春花的“博士学位”正是个中典型。在没有硬性学历门槛的条件下,如果因名气、资源等其他因素的考量而聘请某人为院长,是没有问题的。但如果通过学历造假或纵容学历包装,而让学者本身获得了额外的荣誉,变相挤占了他人的资源与空间,不仅关乎教育公平,也会损害高校名誉。
陈春花的“假学历”风波,随着她离开北大告一段落,但对于学历包装及高校人才选拔规则的关注与追问不应就此结束。学历包装乃至学历造假,幷不仅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这一不良风气虽然得到遏制却仍存在。无论从教育公平或高校名誉角度出发,各高校均应正视学历包装问题,以更负责态度应对和处理。(来源:南方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