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从步兵班长到“冠军车长”,他靠的是实力
http://www.CRNTT.com   2018-05-20 11:56:47


 
  背水一战,王鹍龙多问、深钻、苦练。换挡的右手虎口磨出厚厚的老茧,常踩油门刹车的右脚也出现习惯性点颤,但他的驾驶技术日益成熟。火炮射击射程跨度大,精准度要求高。为练好眼力,他每天午休时间把装满水的脸盆端到太阳底下,盯着水面不眨眼;晚上又盯着天花板上的日光灯或点一根檀香练瞄准。

  实力造就自信。从集训队员成功晋级参赛队员,王鹍龙对车组的指挥通联和战术协同越发得心应手。连续参加国际军事比武的机会,让他的实战经验也越发丰富。

  去年5月,科尔沁草原深处。一场“四进三”淘汰赛打响,胜者将代表陆军装甲部队第三次参加“苏沃洛夫突击”国际军事比武。谁都不愿被淘汰,王鹍龙所在的239车组蓄势待发。

  出发命令响起,步战车如离弦之箭冲向跑道。越障、射击,动作迅捷而沉稳。“嘀……”战车刚进入第二射击阵位,一个突发状况让王鹍龙大吃一惊:全车断电!电台无法通联,故障无法报告,指令无法接收……倘若处置不当或耗时太多,必遭淘汰!

  王鹍龙当机立断:炮长电传换手传,驾驶员保证战车不熄火!然后,他把一根绳索一端拴在炮塔的传动座上,另一端拴在自己右腿上,完成与射手的指令协同。而驾驶协同,则用车长拍驾驶员肩膀的方式完成指令传达。整整一圈下来,靠着平日积累形成的默契,他们硬是完成了越障和射击,最终以第二名的成绩晋级“梦之队”。现场观摩的上级首长对王鹍龙的临机处置给出了“胆大心细、有勇有谋”的评价。

  八月塞下,鼓角铮鸣。“苏沃洛夫突击”国际军事比武中国库尔勒赛区,多国参赛队论剑天山。在这场铁甲战车的对决中,由王鹍龙担任车长的第一车组,凭借清晰的指挥思路、默契的战术配合、过硬的驾射本领,以绝对优势斩获单车赛第一名。

  “如果说射手是眼,驾驶员是脚,那么车长就必须主动担起战车‘大脑’的角色。”入伍15年,王鹍龙先后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2次荣获“最佳车长”殊荣,并荣获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三等奖。前不久,王鹍龙获评集团军首届“雷锋传人、强军先锋”标兵。

  来源:解放军报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