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评论通讯社
首页|头条|焦点|大陆|台湾|港澳|国际|美国|两岸|华人|经济|财经|军情|社会
人物|文萃|图片|文化|娱乐|评论|社评|快评|观察|专论|网评|外电|智库|智囊
专题|专访|专页|周边|诗词|出版|编译|网书|数据|动态|电讯|名家|记者|简介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设为首页】【加入最爱】【中评邮箱
您的位置:首页 ->> 中评电讯 】 【打 印】 
汪毅夫:考题的故事
http://www.CRNTT.com   2018-06-10 00:29:05


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汪毅夫(中评社 张爽摄)
  中评社香港6月10日电(作者 汪毅夫)又双叒叕,一年一度的高考来也。考后,考题往往要被考评、讨论一番:上峰要考评,出得好不好;家长要讨论,出得难不难。                           

  清代有两个考题的故事,俺说给各位听听。             

  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福建举办丁卯科乡试(俗称考举人)。是科首次“准福建台湾府乡试另编字号,额中一名”即给予台湾保障名额。是科考题里有策问“台湾事宜”一道,康熙皇帝对此考题觉得“不好”、有个差评:“今览各省所进题目录中,其题目多有未当。如福建三场策问台湾事宜一道,于地方情形事势,亳未通晓,乃茫昧命题,殊为悖谬”。实际上,这考题里有福建学政的善良用意:让考生发表见解有助益于“台湾事宜”,让通晓台湾“情形事势”的台湾考生得其便利、觉得考题“不难”也。                               

  光绪三十一年(1905),江西学政在江西各县巡回“院试”(童生试即“考秀才”的第三级考试)。其考题有:外人华服传教,谋殖民于中国,借便私图;中人西装游学,受教育于外国,辄多流弊。国势既殊,人心亦异。亟应昌明圣道,保合民德等情。英国驻江西九江领事馆居然侦知并认为该考题“有鼓惑人心之机”,经由英国驻华大使照会 我外务部。对此,礼部提出的意见是:“查该学政所出题目,系欲维持人心,使人知忠君爱国,务为根柢之学,本无不合"云云。此一英人侦知我内情、干预我内政之事遂寝。外国驻我地方之机构,亦不得有刺探我内情(包括窝藏训练情报人员)、干预我内政等行为。这是地方外事部门首应遵循的原则。                                

      2018年6月8曰记于

  (作者汪毅夫系全国台湾研究会副会长)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
首页 | 港澳新闻 | 国际时事 | 两岸专区 | 军事聚焦 | 评论世界 | 财经视角 | 文萃大观 | 中评电讯 | 时事专题
关于我们 | 中评动态 | 招聘人才 | 联系方式 | 链接方式 | 中评律师 | 验证记者证 | 免责条款
     最佳浏览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国评论通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