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中国东风-41究竟战力如何?
http://www.CRNTT.com   2018-06-12 09:56:30


 
  为了规避上述弊端,东风-31相比东风-5“长了腿”,是一型车载发射、固体推进的单弹头洲际导弹,大大提高反应速度和生存能力。此外,东风-31的最新改进型东风-31AG在车载发射的基础上还可以携带多弹头。

  这样看来,东风-31AG似乎已经足够先进,为何还要发展东风-41?邵永灵认为,东风-31的载荷能力一般,打击威力逊于东风-5。而东风-41则集合东风-5和东风-31的优点,集齐机动发射、多弹头技术、固体燃料推进、大载荷等众多优势。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甚至撰文认为,东风-41的综合作战能力已超过美国民兵-3导弹和三叉戟-II D5导弹,被列为弹道导弹排行榜的“世界第一”。

  0.3×3>1

  政知君从以往的报道中发现,东风-41相比东风-31的改进,还有一项关键技术——分导式多弹头技术。

  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研究中心王群此前接受《科技日报》采访透露,东风-31AG不太可能是分导式多弹头。此次进行试射的东风-41,则无疑实现了分导式多弹头技术。

  究竟什么是“分导式多弹头”?

  洲际弹道导弹刚刚问世之时,一枚导弹只能携带一枚弹头打击一个目标。“这样导致打击效率不够高,成本也很大。”中国现代舰船杂志社主编崔轶亮做客央视时曾介绍,1960年代初期出现了集束式多弹头技术。

  资料显示,集束式多弹头技术还不允许这些分弹头过多调整最后的攻击姿态,打击范围通常是半径十几公里的一个圆。而在1960年代末期,出现了最早的分导式多弹头技术。相较之前,这时的每一个弹头都具有自己的推动系统,可以调整末端的飞行姿态、轨迹,打击的半径大大加大。并且在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可以携带的分弹头的数量不断提高。

  有计算表明,如果1颗100万吨当量的单弹头对面状目标的摧毁能力为1的话,那么将3颗20万吨当量的弹头在一定范围内均匀分布,其摧毁能力可以达到1.03。也就是说,3颗2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虽然总的当量小,但起到的破坏效果反而更好。
 


 【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