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页 第2页 】 
向海图强,实现中国梦的战略选择
http://www.CRNTT.com   2018-06-19 08:18:36


  在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开始在山东考察。12日上午,习近平在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视察、了解实验室研究重大前沿科学问题、系统布局和自主研发海洋高端装备、推进海洋军民融合等情况时,再次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我一直有这样的一个信念。”他嘱咐科研人员,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关键的技术要靠我们自主来研发,海洋经济的发展前途无量。他勉励大家,再接再厉,创造辉煌,为祖国为民族立新功。

  建设海洋强国,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是当作战略工程在抓。就任总书记伊始,就在他亲自主持的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发出了经略海洋的动员令。在多年的地方工作经历中,他一直在认识海洋,关注海洋。习近平总书记鲜明地提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科学论断,就是基于对历史和现实的审视和把握后而作出的战略诀择。

  从历史上来看,中华文明深厚积淀中,与海相关的湛蓝底色分外厚重,中华文明的高光时期,往往与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紧密相连。依海而生、向海而行,我们的先辈深耕大海、扬帆远航,将灿烂的中华文化带向各方:发端中国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交流的重要纽带;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在人类航海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反,自明清以降,之所以屡遭侵略、饱受屈辱,长期海禁锁国导致海洋意识淡薄、海权意识缺位是重要原因。从现实上来看,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我国是拥有300万平方公里主张管辖海域、1.8万公里大陆海岸线的海洋大国,壮大海洋经济、加强海洋资源环境保护、维护海洋权益事关国家安全和长远发展。我国仍然存在公众海洋观念落后、海洋知识匮乏和海洋实践单薄等诸多问题,亟需相关各方提高站位、拓宽视野,着力挖掘我国源远流长的海洋文化传统,积极倡导合作共赢的海洋发展理念,等等。

  随着中国的不断改革开放,放眼向洋不仅是现实需求,更是着眼未来的必然选择。“海兴则国强民富,海衰则国弱民穷”。国家战略利益和战略空间不断向海洋拓展和延伸,海洋事业的发展关乎国家兴衰安危与民族生存发展。因此,必须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坚持走依海富国、以海强国、人海和谐、合作共赢的发展道路,通过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方式,扎实推进海洋强国建设。

  今天的世界,人类进入大规模开发利用海洋的时期。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格局和对外开放中的作用更加重要,建设海洋强国需要从观念上、规划上、机制上等战略层面上进行顶层设计。

  海洋强国,包括多重内涵。一是对海洋资源的利用,能够走在世界前列,海洋是经济的蓝色动脉,因此“发展海洋经济、海洋科研是推动我们强国战略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定要抓好”;二是在走向深蓝方面要能够得到有力保障,一带一路的战略设计,就是海陆并举,通过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将中国的战略利益向世界延伸,同时通过强有力的协作和保障,能够真正走出去、走得稳;三是要有一支强大的蓝色海军,确保中国的海上利益不受侵犯。向海图强,以军事为保底手段,能够切实维护国家的海洋利益,同时积有探索和不断加强对话磋商、深化互利合作、灵活运用规则,开展法律维权等手段。我国妥善应对和化解周边各种海上风险和复杂局势,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赢得和平稳定环境。
 


【 第1页 第2页 】 


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网移动版 】 【打 印扫描二维码访问中评社微信  

 相关新闻: